赵铁成虽然没什么眼界,但毕竟是在粮站当了好几年的粮票贩子,看人脸色还是会的。



不需要陈光耀的提醒,他一眼就看出吴兴源这是在坐地起价,直接说道。



那算了,我手上没这么多钱,我不买了。



说着,他直接领着陈光耀就要往外走。



这种菜市场买菜似的小伎俩虽然拙劣,但也算是现代商务谈判的技巧之一。



吴兴源的经验同样老道,他一眼就看出赵铁成对这个工厂有意向,所以有意先晾他几天。



他知道赵铁成千里迢迢来这里一趟,绝对不会轻易就走,现在就是看谁能熬得住的时候了。



另外一边。



赵铁成领着陈光耀走出了工厂,眼看着吴兴源没有跟来,赵铁成忍不住道。



这个姓吴的真不是个玩意儿,竟然坐地起价。我们先去找个招待所住两天,再来找他谈谈价钱。



陈光耀淡淡的说道,不必了。



不必了?为什么?赵铁成一惊,我们这么大老远的跑过来,总不能现在就回去吧?这一趟的路费都多少钱了?



陈光耀道,不是现在回去,但是这个姓吴的厂,我们不需要买了。



这赵铁成还没回过神来。



陈光耀知道他还是习惯了老一套做生意的流程。他之前在粮站倒卖粮票的时候,一般卖家都很单一。



那个时候,物资不丰富,基本上多余的粮票都是各家各户省吃俭用才能省下来一点,所以当时能卖粮票的人不多,赵铁成也习惯了这种卖方市场。



实际上,此刻的深海特区不比内陆,这里不只有一个吴兴源,而是有千千万万个吴兴源。



虽然现在是遍地机遇,随便做哪一行都行的黄金年代,但是做生意总归是有亏有赚,并不是什么东西都能赚钱的。



类似于吴兴源这样花了大价钱结果生产出一堆劣质产品的沿海老板并不少,管理不善的也有很多。



这些林林总总的加起来,在这里应该会有不少急于甩卖的工厂。



这些工厂大部分都经营不下去,只是为了最后再捞一笔而已。



陈光耀知道这些都是烂摊子,但他现在和赵铁成就是为了捡破烂来的,自然愿意多走走多看看,毕竟破烂也有不同的价钱。



他把这些道理稍微一解释,赵铁成立马就明白了。



那我们现在先去别的地方考察考察?



货比三家总是没错的,哪怕最后实在没有合适的,我们也可以再回去找那个姓吴的。总之,做生意一定不能把自己放在被动的位置,必须占据主动,把控整个事态的发展才能无往不利。



你小子这大道理还真是一套一套的。



赵铁成见他煞有其事的样子,忍不住夸奖道,都说穷人家的孩子早当家,我看你这小子虽然没爹没娘是惨了一点儿,但还真是比一般小孩儿懂事。



陈玄尴尬一笑,随口敷衍几句就算了事。



二人有了新的计划,接下来的几天也就没去搭理吴兴源,转而在附近转了一圈。



此时的深海特区还处于早期的发展阶段

本章未完,点击下一页继续阅读

(1/2)

章节目录

80年代华娱所有内容均来自互联网,零点小说网只为原作者饭醉团火的小说进行宣传。欢迎各位书友支持饭醉团火并收藏80年代华娱最新章节