邓洁虽然只是玩笑一句,但陈光耀心里还真这么想过。



他最大的本钱,其实就是知晓未来四十年时代脉络的记忆,如果把这些记忆和经历都转化成财富,拍电影写歌肯定是一种手段。



但等他亲自在红楼剧组之中待过几天之后,他才明白拍电影也不是一件简单的事。



所有灯光摄影,场景布置,演员调动都是一系列极其复杂的事,完全不是一个人能够完成的。



至于写歌就更是扯淡了,他虽然以前是ktv的麦霸,年轻的时候也喜欢听歌,但对谱曲写词一窍不通。



哪怕想要直接抄后来的流行歌曲,他也只记得一部分歌词,压根连歌词都记不完,更不用说记住曲调了。



他现在能做这服装批发生意,已经算是运气很好了。如果不是这城里人的身份和圈子,换作是一般八十年代的农村人,只怕二十岁都不一定走得到这样的大城市里来。



陈光耀心中有苦自知,一时颇为感慨。



邓洁眼瞧着天快黑了,也顾不上和他闲聊,提醒道。



光耀,天快黑了,你赶紧回去吧,一会儿路上不安全。



那行,我下次再来找你。



陈光耀也不磨叽,简单的一句话说完,便和邓洁提着收音机往回走。



离开了西郊的演员培训班,陈光耀就回了家。



接下来的几天,一切都风平浪静。



因为是放暑假,所以他也闲着在四合院里天天陪着家里那小老头儿发呆。



唯一的变化就是赵铁成又一次收拾东西,去了沿海批发服装去了。



这次批发回来的服装并没有完全卖完,因为此时城里买衣服,大部分还是去大商场或者是供销社之类的地方。



赵铁成批发回来的服装不能一次性直接摆出来卖,只能每次拿出十几二十件,趁着天黑,偷偷去胡同口或者是菜市场之类的地方便宜卖。



虽然跟做贼似的,但是这种流动小摊贩似的打游击,的确是有效果,短短几天时间就已经卖出去了一百多件衣服,按照平均20块钱来算,已经收回了近两千的成本。



剩下的衣服则是由赵铁成的老婆吴秀琴帮忙处理。



随着市场的逐渐放开,像是农民自己进城卖菜或者是卖一些竹编的箩筐都已经不再受到限制,一般在菜市场交三角钱或者是五角钱就可以获得一个摊位。



吴秀琴就把摊位开在了菜市场里,像是后世九十年代的农贸市场一样,直接把衣服都摆在地上散卖。



陈光耀也去看过一回,发现菜市场里除了他们这一家外,还有另外的一家新开的,卖衣服的小摊位,只是服装品类不那么齐全。



他敏锐的感觉到整个市场已经处于萌芽的阶段,都不用再过几年,仅仅再过几个月,燕京城就会形成一到两个大型的服装零售市场,整个市场都会迅速膨胀。



院子里的老槐树下。



陈光耀仰头透过老槐树的枝丫,看着细碎的天空,幽幽的叹了一口气。



唉好他娘的缺钱啊。



其实他现在已经算是半只脚踏进万元户的水平,已经算是相当不错了。


本章未完,点击下一页继续阅读

(1/3)

章节目录

80年代华娱所有内容均来自互联网,零点小说网只为原作者饭醉团火的小说进行宣传。欢迎各位书友支持饭醉团火并收藏80年代华娱最新章节