磨去,眼看着周林都快送他回胡同口了,他突然灵机一动,问道。



周叔,你有外汇券吗?



外汇券?你要那玩意儿干什么?



我爷爷攒了点钱,他想买件皮夹克穿穿。你也知道老头儿七老八十了,最后也得折腾折腾不是。



嘿,你这小子怎么说话呢?



周林没好气的照着他的脑袋拍了一下,稍微琢磨了一下,说道。



外汇券,你还真问对人了。这年头这东西可不好搞,不过央台可是大单位,我去找王福林导演想想办法,应该可以搞几块钱了。



几块钱不够,最好多要点,几百上千都行。



几百上千?你小子好大的口气啊,你什么家庭啊,随随便便就能花个几百块钱?



陈光耀笑了笑也不多说,只是转过话题道。



周叔,我爷爷买皮衣至少得花几十块钱,几块钱的卷真不够。



行,我尽量想想办法吧。周林应了下来。



外汇券和粮票一样,属于有限供应的高级票据。



燕京城有一个装修很高档的豪华商场,叫做友谊商店,里面卖的东西都是比较稀缺的出口商品,专门用来赚外汇的,普通人根本买不着。



外汇券就是只能由外国人用外币兑换的票卷,因为城里的供销社都不认外币,所以外币需要提前兑换成外汇券,并且在友谊商店里消费。



因为发行量很少,所以外汇券存在一定的操作空间,但也仅仅只是一定的空间而已。



在这个年代,别说偏远的农村,就连燕京城里能随便买得起友谊商店东西的人也不多。



陈光耀之前倒腾粮票的时候,就去考察过友谊商店的商品,觉得里面有一定的发掘价值。



因为友谊商店里的东西很全也很新潮,无论是种类还是数量都比供销社来得多。



像是收音机冰箱这种东西就是很多有钱的人结婚必备的选择,但是一般地方买不到,这就有需求的缺口。



只不过这买卖比三两二两的粮票可麻烦多了,首先必须先联系好客户,再去买对应的商品。



再者去买友谊商店的东西,面临诸多限制。



首先外汇券有额度限制,再者只有外国人才能进去消费。



陈光耀很清楚其中的困难,但是这样的限制越多对于他而言,就意味着利润越大。



做生意,门槛越高的生意,越能赚钱。



或许是前世经历过一场失败的人生,这一辈子的陈光耀更加警醒也更加活跃,他习惯未雨绸缪也习惯提前去做规划。



如果让一个中高考落榜的学生重新回到初中高中入学的那一天,他想必也会和陈光耀有一样的心情。



那种无法平静的躁动,以及看到时间流逝的不安和兴奋。



徐光耀的清楚的感觉到,这一辈子,他注定要改写命格!(2/2)

章节目录

80年代华娱所有内容均来自互联网,零点小说网只为原作者饭醉团火的小说进行宣传。欢迎各位书友支持饭醉团火并收藏80年代华娱最新章节