时代的车轮悄无声息的碾过人世间,只有极为敏感的人能够觉察到变化的痕迹。



陈光耀兴冲冲的跑出胡同口,沿着街边走了一圈,渐渐的,脸上的笑意就荡然无存了。



他本来一心想要赶紧做点大事,但是眼下的情况却稍微有那么一点复杂。



八零年代和九零年代看似仅仅相差了十年,方方面面的各种变化却是天壤之别。



其中最为明显的就是人。



八零年代的老百姓,正好是五六十年代出生的那批人,思想相对保守陈旧,十分的循规蹈矩。



这种思想一直会延续到九十年代末期。



在那个时代,许多下海经商的人都被视为异类,基本属于街溜子那一类人。



陈光耀现在的处境比九十年代下海的那批人还要惨,现在的燕京城街头看不到摆摊卖碟的小贩,看不见穿着皮衣带着墨镜的迪斯科潮男。



有的只是一群行色匆匆的上班工人。



陈光耀现在的年纪太小,不说读书考大学,就连上班去工厂都差了年纪,偏偏他又一刻都等不了了。



他茫然的看着车水马龙的大街,心里暗暗嘀咕着。



不可能,不可能的。不管什么年月,做小买卖的人总归有吧。我好歹也是重活一辈子,单凭我这见过世面的脑子就不可能平凡!



虽然心里是这么想着,但是如今这年月想要搞点钱的确是有些难度。



八零年代连粮票都没有废除,买什么东西都得去供销社买,他连去批发服装卖小商品都没地方去。



他这个燕京城的爷虽然是当上了,但是这地方毕竟是天子脚下,始终不如东南沿海的商贸经济活泛。



要不我现在就去沿海?



这念头在陈光耀心中一闪而过,随即马上就被他否定了。



这个年代去哪儿都要介绍信和身份证明,且不说这些客观条件,就说他现在这瘦胳膊瘦腿儿,就算是去了沿海估计也混不出个名堂来。



更何况他家里也是孤苦伶仃,只有一个小老头看着他。



陈光耀虽然一心想要赚大钱,但也不忍心让那小老头太过操心他的事。



看样子,我只能再熬几年了。



他暗暗叹了一口气,颓然的起身,打算回家去躺平。



没想到就在这时,远处身后却传来一阵电子音。



这是收音机?



陈光耀循着声音走过去,一眼看去,好家伙那供销社外面已经蹲坐着不少人了。



供销社的货柜架子上方正摆放着一台长方形的收音机。



他歪着头看了一眼一旁的价格牌,发现并没有价格,只有一个长风牌收音机的字样。



陈光耀看了看那牌子,又看了看柜台上的收音机,暗暗挑了挑眉头。



这个年代有钱人家里的标配是三转一响,也就是手表自行车缝纫机还有收音机。



一般人的娱乐方式就是听广播剧,因此广播员也是地位很高的热门行业,几乎等同于明星级别的存在。



本章未完,点击下一页继续阅读

(1/3)

章节目录

80年代华娱所有内容均来自互联网,零点小说网只为原作者饭醉团火的小说进行宣传。欢迎各位书友支持饭醉团火并收藏80年代华娱最新章节