正文 第461章原来有阿爹阿娘疼,是这样的啊
“人,让我失望透顶的一种生物。”
苍修的眼神中透着没落,从六道伏魔塔的回忆中来看,苍修从小就被欺侮,长大后一次又一次被人骗。所有的信任都被辜负在那些人的身上,如今即便是不相信他们也算实属正常的一件事。
沈西棠说道:“苍老先生,我知道你现在不愿意相信我们,但是我们不畏惧朝云秘境给世人带来的恐惧,义无反顾来到这里,就是为了寻找你,外面的世界已经不容小觑,我等在此恳求……”www.net
“无用,”卫宵墨道,“你看他的身子。”
卫宵墨提醒着,沈西棠一抬头,苍修的身体近乎透明。
这还不是真正的苍修!
他只是苍修的一个影子罢了。
“这位老先生恐怕不好糊弄,”卫宵墨道,“这应该是他最后的内心劫难了。”
一人心中有劫难,所以才会一次又一次布下局,设下圈套,让来者能挑战过自己所设之局,才愿意以真面目示人。
而这一次,苍修所设立的难题便是心中最不想见到的自己。
沈西棠凑近他,那个透明的身影正在变成点点星光。
苍修说:“如果你们解决不了我心中的困惑,那么还是回去吧,我给你们最后一次机会……”
沈西棠道:“不!先生,我们不会回去的!”
他们经历千辛万苦,甚至如今还不知道闻人醉、闻人雪以及亓官陵的消息,如果贸贸然回去,那真的白忙活一场,甚至还要搭上同伴的性命。
这种事情沈西棠不会做。
所以想都没有想,她的手指伸向了即将要消散的苍修的身影。
很快,他们周围的画面转变,再次来到了苍修小的时候。
小狗子捕到了一条鱼,很高兴地拿着一条鱼跑回家,他的养母正在愁着没有米烧饭。
小狗子抱着一条鱼走了进来,阿娘正要嗔怪,沈西棠连忙跟着小狗子走进了屋,对小狗最的养母说道:“这几年闹蝗灾,粮食收成少,这孩子有心了,刚刚抓鱼的动作快很准,往后可以让孩子他爹跟孩子一并抓鱼,城里鱼能卖不少钱呢。”
其实沈西棠也不知道自己说的话能够被听见被看见,只是她想着,若是真的要改变小狗子内心的另一个人格,大约也只有在根本上去摒除挨打的缘由。
养母一听,心中有了主意连忙道歉。
第二日,砍柴回来的养父便于小狗子一并去了小溪边上抓鱼,当日抓了数十条大雨,跑到城里果真卖了好价格。
回来的途中,养父还给小狗子买了两个热气腾腾的肉包子。
沈西棠第一次在小狗子的脸上看到了笑容。
画面一转,来到小狗子趴在私塾窗户上偷听夫子讲《三字经》,正发现外头有个穿着朴素的小孩子趴在窗外,要掏出戒尺的时候。
沈西棠走了过来,说:“这位夫子,一定是你的《三字经》讲的特别好,所以村里头的小孩子都来听了,看来私塾里以后孩子会越来愈多的。”
夫子一听,心中了然,面上露出笑意。
谁不希望私塾里孩子越来越多啊,如果这个小孩子趴在窗户上都能
苍修的眼神中透着没落,从六道伏魔塔的回忆中来看,苍修从小就被欺侮,长大后一次又一次被人骗。所有的信任都被辜负在那些人的身上,如今即便是不相信他们也算实属正常的一件事。
沈西棠说道:“苍老先生,我知道你现在不愿意相信我们,但是我们不畏惧朝云秘境给世人带来的恐惧,义无反顾来到这里,就是为了寻找你,外面的世界已经不容小觑,我等在此恳求……”www.net
“无用,”卫宵墨道,“你看他的身子。”
卫宵墨提醒着,沈西棠一抬头,苍修的身体近乎透明。
这还不是真正的苍修!
他只是苍修的一个影子罢了。
“这位老先生恐怕不好糊弄,”卫宵墨道,“这应该是他最后的内心劫难了。”
一人心中有劫难,所以才会一次又一次布下局,设下圈套,让来者能挑战过自己所设之局,才愿意以真面目示人。
而这一次,苍修所设立的难题便是心中最不想见到的自己。
沈西棠凑近他,那个透明的身影正在变成点点星光。
苍修说:“如果你们解决不了我心中的困惑,那么还是回去吧,我给你们最后一次机会……”
沈西棠道:“不!先生,我们不会回去的!”
他们经历千辛万苦,甚至如今还不知道闻人醉、闻人雪以及亓官陵的消息,如果贸贸然回去,那真的白忙活一场,甚至还要搭上同伴的性命。
这种事情沈西棠不会做。
所以想都没有想,她的手指伸向了即将要消散的苍修的身影。
很快,他们周围的画面转变,再次来到了苍修小的时候。
小狗子捕到了一条鱼,很高兴地拿着一条鱼跑回家,他的养母正在愁着没有米烧饭。
小狗子抱着一条鱼走了进来,阿娘正要嗔怪,沈西棠连忙跟着小狗子走进了屋,对小狗最的养母说道:“这几年闹蝗灾,粮食收成少,这孩子有心了,刚刚抓鱼的动作快很准,往后可以让孩子他爹跟孩子一并抓鱼,城里鱼能卖不少钱呢。”
其实沈西棠也不知道自己说的话能够被听见被看见,只是她想着,若是真的要改变小狗子内心的另一个人格,大约也只有在根本上去摒除挨打的缘由。
养母一听,心中有了主意连忙道歉。
第二日,砍柴回来的养父便于小狗子一并去了小溪边上抓鱼,当日抓了数十条大雨,跑到城里果真卖了好价格。
回来的途中,养父还给小狗子买了两个热气腾腾的肉包子。
沈西棠第一次在小狗子的脸上看到了笑容。
画面一转,来到小狗子趴在私塾窗户上偷听夫子讲《三字经》,正发现外头有个穿着朴素的小孩子趴在窗外,要掏出戒尺的时候。
沈西棠走了过来,说:“这位夫子,一定是你的《三字经》讲的特别好,所以村里头的小孩子都来听了,看来私塾里以后孩子会越来愈多的。”
夫子一听,心中了然,面上露出笑意。
谁不希望私塾里孩子越来越多啊,如果这个小孩子趴在窗户上都能
本章未完,点击下一页继续阅读
(2/3)