好了么?



这个问题困扰了李良许久,最终是在一次去茶楼喝茶,听到旁边两人的对话时才得到了答案。



那两人都是读书人,交谈间偶然提起了沈世安,然后便赞不绝口,言语中充满了对后者的崇拜。



相应的,自然也有对魏明海的贬低与愤怒。



在他们嘴中,沈世安简直就是天下有志之士的“精神领袖”,而魏明海则是大乾的千古罪人。



这番话本没什么,毕竟持此论调的人在大乾数不胜数,褒沈世安、骂魏明海更是所有自诩清流之士的日常操作。



可也就是这番偶然间听到的话,却让李良明白了魏明海为何不直接杀人了。



因为后者真正想要的不是沈世安死,而是要让这位“清流领袖”身败名裂。



可怎么才能让沈世安身败名裂呢?



构陷?诽谤?造谣?



以上这些或许能让沈世安丢了官,但却影响不了沈世安的名声。



这一点从沈世安被罢官后的情况便能窥见一二。



回到定州后,沈世安不仅没有遭受冷落,甚至在民间名声更盛。



这就好比前世的甘地,他是否真的配为“圣雄”暂且不论,总之其遭到迫害的事实都证明了他的“正义”性。



这种情况下,魏明海对沈世安的任何抹黑都注定徒劳无功,加在后者头上的任何罪名也都不会被人相信。



除非有一个人开口。



那就是代表皇权的张景鸿。



只有张景鸿能“真的”定沈世安的罪,也只有张景鸿的话能让天下人信服。



可这谈何容易。



张景鸿本就有意重启沈世安来制衡魏明海,又怎么会帮后者灭天下读书人的心气。



当时李良想到这里便卡了壳,怎么也想不出魏明海打算怎么办。



可现在看来,这位老太监早就找到了张景鸿唯一的弱点,且以此为基础布下了一场惊天大局。



而张景鸿这个仅有的软肋就是——



容妃,姜屏月。



......



回顾魏明海的整个布局,可以说每一环都是唯一解。



能让沈世安身败名裂的只有张景鸿;能让张景鸿不顾江山社稷的只有姜屏月;能让姜屏月和沈世安“发生”点什么的时机只有现在......



此时此刻,张景鸿在云中县,姜屏月则在山月楼。



这千载难逢、又或者说设计之中的机会给了魏明海足够的操作空间。



李良再清楚不过,真正会毁了沈世安的事绝不在云中县,而就在这山月楼。



而从平静无波到掀起滔天巨浪,魏明海只用了半个时辰。



原来真正恐怖的谋划并非步步为营,而是在始料未及时开始,又在猝不及防时结束,不给任何人反应的时间。



甚至为了骗过所有人,魏明海还提前设下了重重极具误导性的“雾瘴”。



比如吴同的死。

本章未完,点击下一页继续阅读

(2/3)

章节目录

娘子,且慢所有内容均来自互联网,零点小说网只为原作者围城外的钟的小说进行宣传。欢迎各位书友支持围城外的钟并收藏娘子,且慢最新章节