r />


半炷香后,琴声又起,李良坐在李平阳身后的角落里,偷偷看向魏明海,心里无比感慨。



敢当着天子的面给别人“赐座”,这老太监果然有点东西啊!



虽然不一定有坊间传闻的那么夸张,但手中掌握的权力绝对压过张景鸿一头。



否则不至于这么肆无忌惮。



牛逼牛逼,有这么一个干爹,不比什么狗屁共生决来得强



美滋滋的抿了口茶,李良又将视线移向正坐在屋子另一角弹琴的宋迟盈。



自打李良进来,后者的目光就始终没移开过,如今两人自然便对上了眼。



四目相对,李良从宋迟盈眼中看出了浓浓的担忧之色。



“没事。”



李良无声安慰一句,示意她好好弹琴。



宋迟盈也看出了他的口型,微微点头以示回应,可走神间还是不小心跑了一个音。



好在正如陈秋霜所说,在场之人并非是来听琴的,故而没人注意到。



甚至一曲作罢后,张宥等人还纷纷抚掌赞叹道:



“美景配仙乐,宋姑娘的琴技果然高超,较教坊司的筝色教头也丝毫不差。”



“是啊,当真是行云流水,动人心弦”



教坊司下设乐署,署中又分筚篥、笛、琵琶、筝、笙等十三色。



因此所谓筝色教头可以理解为国家交响乐队的首席钢琴师。



很明显,宋迟盈的水平远远还达不到这个地步。



更何况众人大概连听都没听



只能说不论甭管是在哪个朝代,“背景”都尤为重要。



经过梅花雨的小插曲,二楼的气氛变得有些古怪。



但毕竟没到撕破脸的程度,所以总的来说还算得上和谐。



如此氛围中,花船一路行游,很快便驶过既定路线的一半,来到了几座花团锦簇的凉亭边。



跟之前一样,岸边仍旧有不少人。



不过这次倒是不多百姓,大都是些身穿儒袍的读书人。



他们见了花船并不似普通百姓一样会大呼“皇上万岁”,只是微笑作揖行礼,彰显出了“文化人”应有的“风骨”。



“皇上,此处名为问月亭,杜诗圣曾在亭中写下过名句‘举杯问月来,一诗唤云开’,故而得名问月。”



见张景鸿隔窗看向岸边,刘省起身立刻介绍道:“定州文士常在此吟诗作对,今日又逢中秋,听说是有一场诗会。”



张景鸿微微点头:“朕没记错的话,杜诗圣是定州人吧。”



“是,杜诗圣乃云中县人。”



“嗯,江南多雅士啊”



两人口中杜诗圣叫杜安,跟杜甫一字之差,现在已经死了。



幸好不是一个人,否则老子为数不多的储备又要少去一大部分李良在角落里听着两人的对话,盘算着怎么才能把握住这次穿越者少有的装逼机会。



自打杜安死后,大乾诗坛便一

本章未完,点击下一页继续阅读

(2/3)

章节目录

娘子,且慢所有内容均来自互联网,零点小说网只为原作者围城外的钟的小说进行宣传。欢迎各位书友支持围城外的钟并收藏娘子,且慢最新章节