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在阳光灿烂、风又不小的前提下,半小时不到,泥浆中的大部分水分便会被蒸发掉。这时候,可以用竹片把它们刮松。



由于这种泥土很独特,具有一定的黏性,只消像揉面团一样,反复揉个数十下,泥团便会变得服服帖帖。



陆乔乔现在要做的,便是煮汤的瓦锅。



之前用大竹节煮海鲜汤或地瓜汤,有诸多不便之处。不仅容积小,而且不耐烧,属于典型的一次性用品。



等瓦锅烧出来后,她们便可以放心大胆地煮汤了,不用再担心“锅底”会被烧穿。



花了老长期间,陆乔乔才捏出一口直径约三十厘米、高为二十厘米左右的锅。这锅周身圆溜溜,两侧还各自捏了一只把手。



像不怎么高的碗盘碟之类的,可以直接用手把造型捏出来,但锅不行。



首先,得把泥土搓成长条,而后一圈一圈地往上盘。每盘一圈,需要抹少量水,让泥条变得光滑细腻。如此以来,才会黏合得更好,没有一丝缝隙。



条件允许的话,最好让它先风干一小会,这样才结实。否则软趴趴的泥巴容易塌下去,从而变形。



这锅身不能太厚,否则导热性能差,饭菜不容易熟,既浪费了时间、又浪费了木柴。



不过,这徒手捏出来的锅,表层凹凸不平,不是一般的丑,就跟小孩子过家家没什么两样。



所以陆乔乔又小心翼翼地在锅身四周抹点水,并反复用轻轻地用竹片刮平。



还别说,用竹片刮了几回,这锅立刻变得美观不少。不过,现在还不能拿去烧,得先阴干一段时间、让其完全定型才行。



烧瓦具,不能直接放在柴上烧。一来温度不够,二来瓦具也容易损坏,所以陆乔乔和李雪梅打算先弄个土窑出来。



做土窑的泥土,要求不像做瓦罐和陶罐那么高,只要是硬质土即可。



首先,用棍子在空地上划出土窑的大致轮廓,长度大约为一米,宽度三十厘米就够了,其形状是u型。



接着,取大量的硬质土,往其中加入适量水,将它和成略微有点稀的泥巴



再用这些泥巴把土窑的大致轮廓给整出来,一眼看过去,就是一个大大的“u”字。



这个土窑大概三十厘米高,直接用泥土封顶,是行不通的。所以陆乔乔和李雪梅又弄来不少手指粗细的树枝,横放在土窑的上方,以承受泥土带来的压力。



不过,她们还在土窑的未端留出一个二十厘米的空位,一会还要把烟囱弄出来。



由于土窑的上方横放着一排树枝,所以黏糊糊的泥团放上去之后,并不会“啪嗒”地掉下去。



在添加泥巴的时候,得根据泥土的干湿程度添水,好让整个土窑粘合得更好,形成一个整体。烟囱则不需要太高,只比窑身高十五厘米即可。



做到这一步的时候,李雪梅才发现她们忽略了一个特别重要的细节。



一般需要烧制的瓦具和陶具,都是放在土窑的中间或中后端,前端是用来烧柴的。



倘若通过土窑口来放刚捏出来的瓦具,或取出已经烧好的瓦具,会有诸多不便。毕竟这土窑将近一米长,伸手往里掏不太容易。



所以她们又在土窑的侧方开了个三十厘米

本章未完,点击下一页继续阅读

(2/3)

章节目录

带着亲妈去种田所有内容均来自互联网,零点小说网只为原作者蚊蚊姐的小说进行宣传。欢迎各位书友支持蚊蚊姐并收藏带着亲妈去种田最新章节