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而且,铁先生有没有想到过,如果律法健全,你甚至不用被卷进靖难之役,变得如此落魄?”



此言一出,铁铉和姚广孝直接被惊得把面前的茶杯都碰倒了,杯中的茶水洒了一桌子。じ☆veЫkメs? ?



但两个人惊讶的内容却是不同。



姚广孝惊的是,自己谋划了大半辈子的靖难之役,让朱棣得到了最大利益的靖难之役,皇孙一句话,居然就找到了破绽,甚至明白的告诉你,是可以被避免的。



铁铉惊的是,若是靖难之役能被避免,那么也就是说,这场浩劫的发生,其责任就不在燕王一边,而是。。。



看着二人惊讶的表情,朱瞻基继续沉静的说道:“诸位,可以想象一下,我大明皇室,虽有皇明祖训,可有一部成法规定皇帝的责任和义务?可有规定如何保障藩王的利益的条文?可有藩王犯法如何界定罪责和惩罚轻重的说词?正是因为没有保障,所以才会出现,我那建文堂叔,以个人好恶为导向,无论藩王是否有罪,罪责轻重,直管一并拿来责罚,而责罚也并无定数,只是随心所欲,这怎能服众?若不是他一意孤行,我皇爷爷如何会被逼靖难?难道皇爷爷就不怕留下个藩王起兵的谬名?”



铁铉陷入了沉思:“可是,这并不是起兵的全部理由啊。若是受了委屈,自然可以到御前解释清楚,求得宽恕,不用非得刀兵相向啊。”



朱瞻基笑道:“这正是我刚才说的第三点,根本就没有界定藩王罪责和惩罚轻重的规定,所以就算我皇爷爷到了京城,直达御前,以我建文堂叔的做派,若是不听辩解,直接判个废为平民或者斩监候,就像十二皇叔爷一般,有人能为我皇爷爷辩护吗?还不是建文堂叔一句话的事情?到那时,你们作为大臣,哪个能出来仗义执言?又有哪个敢忤逆建文的旨意?怕是他到时候把宗室一扫而空,你们都找不出来能阻止他的理由。”



“建文皇帝他。。。他不是那种人。。。不可妄自揣测。”铁铉无力的争辩道,虽然他自己心中也知道,为了巩固皇权,建文帝还是真的有可能这么做的。



“铁先生,这你就是欺负小子我年纪小了。当年在立储的事情上,你可是和刘三吾大人向我皇祖爷爷进言,说若是立了我皇爷爷,必定会将先太子一脉赶尽杀绝,而立了皇孙,则会保全各藩王一脉的,这么快就忘了?”朱瞻基笑着说。



“我、我。。。”铁铉哑口无言,他怎么也想不到,朱瞻基竟然会知道如此秘密的事情。当年正是中书舍人刘三吾联合他和一批文官,向太祖皇帝进了以上的言论。才让太祖皇帝把宝押到了朱允炆的身上,立为了自己的继承人。可他不知道,朱瞻基可是看过历史记载的,铁铉他们干过什么一清二楚。



“可你看看,建文堂叔即位之后,是怎么对待各地藩王的?有哪一点是按照你们的进谏来做的?天下的藩王他削起来不顾祖训,不按礼数,不循法规,要么废掉,要么逼死,要么囚禁。若是我皇爷爷不起兵,会有什么下场?铁先生,你不是不知道吧。”



铁铉语塞,当年他们确实以为以朱允炆的仁厚,上位之后怎么说也不会为难自己家的这些藩王,就算是要削藩,也是徐徐图之,而且能够精准把控,只削兵权和政权,不动藩王的荣华富贵,这样既达到了目的,也不会引起激烈的反抗。却没有想到朱允炆登上帝位之后,刀子挥的呼呼作响,一刀一个,连机会都不给,最轻的都是直接废成庶人。一下把各地的藩王都弄成了惊弓之鸟,而他自己也因为反对黄子澄他们如此激烈的削藩政策,被外放到了山东做官,成了防备燕王的第一道屏障。



“那若是有了相关的律法呢?”铁铉不死

本章未完,点击下一页继续阅读

(1/2)

章节目录

永乐大帝:好圣孙可旺三代所有内容均来自互联网,零点小说网只为原作者枠罗汉的小说进行宣传。欢迎各位书友支持枠罗汉并收藏永乐大帝:好圣孙可旺三代最新章节