谕旨,催促徐辉祖返回京城,让朱棣头上瞬间少了一座大山,轻松了不少。



可实际上,徐辉祖心中十分明白,作为朱棣的小舅子,无论他和朱棣打的有多么你死我活,建文帝心中始终对他,对徐家是存着一份怀疑的心思的。



自从东瓯王汤和去世之后,淮西武将集团经过了大清洗,基本上处在群龙无首的状态下。而由于朱雄英和朱标的先后去世,蓝玉也被朱元璋干掉,常家的地位一落千丈,这时候的徐家实际上已经是淮西武将集团潜意识中的领袖。



可惜,这么强悍的家族,却因为是朱棣的姻亲而始终无法被建文帝所接纳,不知道到底是朱棣的福气,还是建文帝的悲哀。



无奈的徐辉祖只能眼睁睁的看着朱棣稳住了阵脚,重新取得了军队的控制权。临走之前,他站在灵璧附近的齐眉山上回望燕军的阵地,心中不禁满是感慨,如果建文帝不那么着急削藩,如果削藩的时候不要下手这么狠,也许这一切本不应发生,大明也不至于在面对北元这个北方强敌的同时,还要祸起萧墙,互相攻伐,将国内的精兵强将全部毁在了内战上。



徐辉祖知道,这次回去,恐怕就没人能够挡得住朱棣的脚步了,他和朱棣的情分,也走到了尽头。自己的责任已经尽到,接下来,就要看增寿那一支的了。



徐辉祖前脚刚走,朱棣后脚就让朱权把灵璧守军运送粮草的队伍劫了。朱权也是真猛,愣是把平安押运粮草的六万多人打成了两截,平安只能带着自己这边的队伍逃了回去,剩下的部队又变成了燕军的预备队。



逃回去的平安眼看着京军又陷入了缺水缺粮的境地,于是和何福、陈晖商量,在灵璧这个地方,补给线太长了,每次粮食运送途中,都容易被燕军趁火打劫。长此以往,会变相成了给燕军送补给的,如果被京城里面那些白脸秀才知道,我们没准也会和李景隆一样,扣上一个通敌的帽子。



此言一出,何福和陈晖都沉默了,李景隆丢了德州的数百万石粮草,回来以后的罪名中莫名其妙就出现了通敌资燕这样的描述。李景隆是建文帝亲戚,还能保住性命,他们呢?



于是几人一合计,准备明天一大早先撤退到淮河边上再建立防线。这样的话,首先淮河是天堑,朱棣没那么容易渡河;其次南边来的补给到了以后之间装船渡河就到了军营,朱棣再想打劫总不能跳到河里游泳抢船把?



那就这么办了,明天早上,三声炮响,走为上策!



第二天早上,何福、平安、陈晖等人走出营帐,看着河对面静悄悄的燕军阵地,轻蔑的笑道:“吾等今日离去,再见已是淮边,就教这些燕逆再逍遥几日罢!”



何福高声下达了命令:“去告诉后面,生火,点炮!”



“咚!咚!咚!”三声炮响过后,何福、平安等人看着有序撤退的京军一脸得意。终于不用再过这种缺吃少穿还得防备燕军的日子了。你等着朱棣,等我们到了淮河边吃饱喝足了再跟你决一死战!



但是很快这几人就笑不出来了,因为他们刚刚才惊恐的发现,这三声炮响并不是自己这边的炮兵弄出来的动静,而是对面的燕军放的炮!



而听到炮声的燕军顿时从战壕中一跃而出,对着京军开始了强烈的进攻!



原来这几人商量来商量去,竟然巧合的把自己撤退的暗号定的和燕军进攻的暗号一样!



这下平安和何福他们可太崩溃了,一面是逃跑,一面是进攻,而且逃跑还是人家发信号导致的!



本章未完,点击下一页继续阅读

(2/3)

章节目录

永乐大帝:好圣孙可旺三代所有内容均来自互联网,零点小说网只为原作者枠罗汉的小说进行宣传。欢迎各位书友支持枠罗汉并收藏永乐大帝:好圣孙可旺三代最新章节