殷罗知道他这是明知故问,不过也乐意解答:“他们羡慕你,可惜惹不起。”



“那你这样的,应该也不是很讨喜。”池夜语气平静,眼里却有笑意。



“我跟你不是一类人,”殷罗笑了笑,肩头微微上耸,答道:“我手中没有权柄,也不受人跪拜。”



池夜似有所悟地点了点头,却否定道:“江湖中应当少有人知道你出身世家。”



殷罗没料到他这么说,她敛了敛眸子,随后抬眼凝视池夜。



江湖中确实很少有人知道她出身上京世家,他们只知道明梵岚是皇室二公主,后来流落江湖到了白绮山庄,又收了名徒弟,便是如今的殷罗。极少有江湖人了解数十年前明梵岚在上京与殷介林交好的事,自然也就没人因为她的姓氏往这世家上猜。



其实大梁的皇族世家与江湖门派的关系算得上泾渭分明,上京与其他被江湖人占据的城池也有很大的分别,就比如说上京与翠州,上京城中盘踞的大部分都是皇族势力以及各大世家、商贾,在上京,拥有权贵的身份将获得优先行事的权益。而翠州城中,则绝大多数都是各种江湖门派,他们追捧白绮山庄,依附于其势力之下,能与朝廷驻扎翠州的官员府分庭抗礼,甚至,在翠州若是寻人追物,请白绮山庄出面远比请朝廷官员要靠谱迅速的多。



翠州远在江南,皇帝的手伸不到那么长,附近的官员世家也是小而零散,白绮山庄便有些类似于话本子里的“土皇帝”,世人皆知强龙不压地头蛇,官员自然很少主动招惹这江南第一山庄,也故此,常有其他的江湖门派想要代替白绮山庄,成为江南一霸的存在。



这也就有了两年前孟清月被雨子渡三名长老截杀并暗算的事,而时至今日,雨子渡虽被灭门,却仍有万千有野心的门派为这而来。



攒英宴,必定不太平。



如殷罗方才所说,池夜的武功很高,这也是为什么她会赞同玉如意要带他和聂人犀去参加攒英宴的原因,他在大梁有意隐瞒南夏摄政王的身份,只要不遇上什么有渊源的人,便也能为白绮山庄一战。



谁让他自己情愿随他们回去呢?



不过她还真是想不明白,那抚烛僧为什么从北辽千里迢迢的跑来大梁?



抚烛僧无门无派,没人知道他真名姓。称他为抚烛僧是因为他是个光头,还挺爱穿袈裟。他虽不会什么少林狮子吼,也不会耍什么降魔杖,更别提什么经法度厄了,可他那一身浑厚真气却是出了名的。



黄禅老人在世时,曾经见过还没功成的抚烛僧,那大抵是在二十年前了吧。那时他还是个小光头,听黄禅老人说,那小光头一运功,刹那间林间木萧萧兮,飞鸟亦要停留,他周身能凭空亮起千百光晕,上下摇晃如有风动,因那光晕极似燃烧的烛火,才有了抚烛二字。



二十年后,他应该已经是个中年光头了,再运功,或许能引得树木折腰倒挂,飞鸟翩然落地,那如同烛火的般的光晕或许能与日光争上一争?



殷罗也不知道,毕竟这抚烛僧很是低调,平日里很少出手,也没什么人敢主动挑战。



她望着池夜那出挑的容貌神游,脑海里全是对那光头的猜想,丝毫没注意到池夜神色已经不对劲了。



池夜看着面前一直盯着自己的少女,她瞳孔很黑,所以不论聚不聚焦都看不出来,此刻她凝视着自己,已经看了老半天了,也不知道她在想什么!池夜觉得浑身都不自在,脸上显而易见的有些发红,耳廓也发热,他极不自然的偏了

本章未完,点击下一页继续阅读

(1/3)

章节目录

行麟策所有内容均来自互联网,零点小说网只为原作者林阁画丹青的小说进行宣传。欢迎各位书友支持林阁画丹青并收藏行麟策最新章节