便被诛杀。



古人有一句话说的好,“万夫所指,辨无可辨。”



这句话的意思是说:不论你做没做过这件事情,一旦所有的人,都说你做过这件事情,那么即使你真的没有做过这件事情,那么你也是做过这件事情。”



和珅的情况,也是这样的。



不管他究竟是不是大贪官,是真的大贪官,还是假的大贪官也好。



一旦所有人,都认为你是大贪官,你不是也是,是也是了。



“………”



自从禹创建第一个皇朝夏的时候,贪官便已经存在了,之后的无数年,不管任何时代,都有贪官,而且多如黄河之沙。



………



身为贪官,最后被灭门抄家的有不少,可是善终者也有不少。



而之所以会产生一种好结局,一种坏结局…



贪官富贵一生,子孙延绵…



另一种,贪官被当做黑手套处理,最后抄家灭门,一生财产尽归他人之手。



……………



这两种截然相反情况,完全是因为,贪官与贪官之间,在行为和心性上的不同。



每一个贪官虽然都很贪婪,但是采取的贪污方式,却并不相同。



有的谨慎小心,细水长流,喜欢搞面子工程,总之一句话,好处大家一起分,我吃肉你喝汤,利益均沾。



既能让底下的小官小吏吃到饭,又能让老百姓吃上饭,又不整什么幺蛾子。



这种贪官贪是贪,但是很少有人知晓,甚至在表面上还会是一个受人尊敬的好官。



有的则是大包大揽,毫不在乎他人,贪得无厌,肆无忌惮,吃独食,胃口大的惊奇。



这种贪官一般都是皇帝特意养起来的黑手套,就等着养肥之后宰了,获得以银钱与名望。



像西晋石崇,唐朝的杨国忠,北宋的蔡京,明代的严嵩父子,对了还有清朝原本的和珅,这几个哪个不是在历史上留下名字,遗臭万年的大贪官。



他们都是依附于皇权,肆无忌惮贪污的权臣。



像他们这种大贪官,哪怕再受圣宠,哪怕权势再大,却没有一个人最后能过得好下场,之后还会累及子孙。



“………………”



原版的和珅就是一个最典型的例子。



嘉庆皇帝一上位,便急不可耐的马上弄死了和珅,除了他贪污的巨额财富之外,还有其他的原因。



首先和珅的名声太臭了,上到六部官员,下到普通老百姓,全都知道他是大贪官,都知道他家中的财富,富可敌国。



和珅的身上,积攒了大量的民怨,不杀不足以平民愤,这是第一条取死之道。



其次和珅在乾隆一朝,虽然是权倾一方,但实际上却是一个孤臣,他虽然有很庞大的势力,也有很多的官员投靠于他。



但是,他并没有一个完全属于自己的基本盘,他的权力和威望都来自于乾隆皇帝。



换句话说,乾隆皇帝叫他干什么,他就不得不干,哪怕他不想干,他也得干。
本章未完,点击下一页继续阅读

(3/4)

章节目录

洪荒:我为杨戬,埋葬旧日诸圣!所有内容均来自互联网,零点小说网只为原作者SSD的小说进行宣传。欢迎各位书友支持SSD并收藏洪荒:我为杨戬,埋葬旧日诸圣!最新章节