头,略一顿,却朝着陈宽扬了扬手,“陈宽,既然不愿说,那替朕沏茶去……”
话音未落,他往摆于御案一侧的盘螭杯努了努嘴。
陈宽听得如蒙大赦一般,连忙躬身应诺,少顷移至御案边,双手端起那只盘螭杯,快步而去。
霎时之间,御案一侧仅得萧敬躬身而立,神情显得更为紧张。
但弘治皇帝双手抱臂之余,已经轻眯着双眼,仿似思索着甚么,没有理会那站于一旁的萧敬。
诺大的武英殿回归到先前的宁静。
过了好一会,殿门方向隐约传来一阵急促的脚步声,接着一道身影跨过了武英殿的大门门槛,直往殿内急奔而来。
急奔而来之人,却是司礼监的一名宦官,他双手还持着一个长方体状盒子般的物什。
只见他小跑般奔至离御案仍有七八步之距,便停下了脚步,跪伏在地朝着弘治皇帝叩拜:“奴婢叩见万岁爷,千岁爷呈来密报……”
一语未了,他双手将那长方体状的盒子高举于头顶上。
听得动静早已睁开双目的弘治皇帝“哦”了声,吩咐身边的萧敬将那名宦官手中的盒子取来。
萧敬应了声诺,步至那宦官的跟前,接过那盒子仔细端详了一会,才挥手示意让其离开。
“万岁爷,密封完好。”萧敬躬身朝着弘治皇帝道。
“甚好,那速速拆来,让朕看看东宫有何言……”弘治皇帝的脸上终于泛起了一丝笑意。
数息之后,弘治皇帝接过萧敬从那盒子取出的一份文书,缓缓览阅了起来。
未及片刻,弘治皇帝却已将那文书合上,还轻皱起了眉头。
端着盘螭杯而回的陈宽,瞥见弘治皇帝的模样,脚下的步伐放缓了不少,几乎不发出丝毫的声音,惟恐惊扰到弘治皇帝一般。
来到御案边,他躬着身躯将手中的盘螭杯轻放到原有的位置,便悄无声息地站回萧敬的身边。
见到弘治皇帝仍紧闭着嘴巴,竟然如之前那般再次沉着脸,陈宽和萧敬二人愈发不敢弄出一丝声响来,更不用说有甚么动作了。
---
京师的西边,千余里之外。
在宁夏卫北面,约莫四五百里的黄河南岸,此处便是当今明人所称的“河套”的一隅,这里水草丰美,既可耕种亦可放牧。
“河套”之称,始于大明,因其三面临黄河,形似套状,故而得名。
河套的范围,大致是东自山西的偏头关起,西至陕西的宁夏镇,东西约莫二千余里。南到大明边地的城墙,北达黄河的河岸,南北最宽之处约有八九百里,极狭窄处亦有二三百里。
此刻,只见数不清的毡帐,正错落有致地立于河套的这一隅,绵延了数十里。
数之清的那些毡帐均为圆形尖顶,约略一看,大多数的帐顶应有十余尺高,而绕着帐顶围起的墙体则约莫有五尺许高。
毡帐的支架多以木材为主,而帐顶和围墙的厚毡则以牛皮或羊皮所制,帐顶与围墙均用厚毡铺盖,惟一的帐门几乎都朝着南边而开。
这些圆形尖顶的毡帐看起来虽然外形较小,但其实内里颇大且不惧风雨。
本章未完,点击下一页继续阅读 (2/4)
话音未落,他往摆于御案一侧的盘螭杯努了努嘴。
陈宽听得如蒙大赦一般,连忙躬身应诺,少顷移至御案边,双手端起那只盘螭杯,快步而去。
霎时之间,御案一侧仅得萧敬躬身而立,神情显得更为紧张。
但弘治皇帝双手抱臂之余,已经轻眯着双眼,仿似思索着甚么,没有理会那站于一旁的萧敬。
诺大的武英殿回归到先前的宁静。
过了好一会,殿门方向隐约传来一阵急促的脚步声,接着一道身影跨过了武英殿的大门门槛,直往殿内急奔而来。
急奔而来之人,却是司礼监的一名宦官,他双手还持着一个长方体状盒子般的物什。
只见他小跑般奔至离御案仍有七八步之距,便停下了脚步,跪伏在地朝着弘治皇帝叩拜:“奴婢叩见万岁爷,千岁爷呈来密报……”
一语未了,他双手将那长方体状的盒子高举于头顶上。
听得动静早已睁开双目的弘治皇帝“哦”了声,吩咐身边的萧敬将那名宦官手中的盒子取来。
萧敬应了声诺,步至那宦官的跟前,接过那盒子仔细端详了一会,才挥手示意让其离开。
“万岁爷,密封完好。”萧敬躬身朝着弘治皇帝道。
“甚好,那速速拆来,让朕看看东宫有何言……”弘治皇帝的脸上终于泛起了一丝笑意。
数息之后,弘治皇帝接过萧敬从那盒子取出的一份文书,缓缓览阅了起来。
未及片刻,弘治皇帝却已将那文书合上,还轻皱起了眉头。
端着盘螭杯而回的陈宽,瞥见弘治皇帝的模样,脚下的步伐放缓了不少,几乎不发出丝毫的声音,惟恐惊扰到弘治皇帝一般。
来到御案边,他躬着身躯将手中的盘螭杯轻放到原有的位置,便悄无声息地站回萧敬的身边。
见到弘治皇帝仍紧闭着嘴巴,竟然如之前那般再次沉着脸,陈宽和萧敬二人愈发不敢弄出一丝声响来,更不用说有甚么动作了。
---
京师的西边,千余里之外。
在宁夏卫北面,约莫四五百里的黄河南岸,此处便是当今明人所称的“河套”的一隅,这里水草丰美,既可耕种亦可放牧。
“河套”之称,始于大明,因其三面临黄河,形似套状,故而得名。
河套的范围,大致是东自山西的偏头关起,西至陕西的宁夏镇,东西约莫二千余里。南到大明边地的城墙,北达黄河的河岸,南北最宽之处约有八九百里,极狭窄处亦有二三百里。
此刻,只见数不清的毡帐,正错落有致地立于河套的这一隅,绵延了数十里。
数之清的那些毡帐均为圆形尖顶,约略一看,大多数的帐顶应有十余尺高,而绕着帐顶围起的墙体则约莫有五尺许高。
毡帐的支架多以木材为主,而帐顶和围墙的厚毡则以牛皮或羊皮所制,帐顶与围墙均用厚毡铺盖,惟一的帐门几乎都朝着南边而开。
这些圆形尖顶的毡帐看起来虽然外形较小,但其实内里颇大且不惧风雨。
本章未完,点击下一页继续阅读 (2/4)