而评作“才力不及”的官员,要进行降调处理。由高往下降一级或数级,以及调离原有的部司或衙门。通常,有降必会调,有调必会降。



但所有官员的评定还要上呈皇帝,由其进行最终裁察,决定相应官员的去留。



马文升所说的“须罢黜之官”,均属于那些被评定为“不称职”的官员之列。



过了甚久,戴珊终于缓缓放下手中文书,抬头望向马文升:“马太宰,若按名录所载,此番大计须罢黜方面及府县等官达一千二百一十九员,连杂职也有一千二百六十五员。”



“正是……”马文升微颌首,又抿了一口茶。



戴珊将文书摆到桌面上,轻叹了口气:“老夫以为,此番罢黜太多,应再斟酌一二。”



“戴总宪,何须再斟酌,应罢尽罢便是。”马文升听得轻摇了摇头。



“众官员与杂职罢黜之数加起足有二千五百余员。数目如此庞大,或有滥致之嫌,若惹人非议岂不累事?”戴珊又轻叹了口气。



迎着戴珊投来的目光,马文升脸上一片平静:“众官过堂考察时,戴总宪均在场目睹其考语、倾听其叙述。又有何滥致之嫌?还能惹何人非议?”



“无论如何,老夫依然以为理应再斟酌一二。”



马文升“嘿”了声:“戴总宪,今日便为圣旨所定的考察最后之期。皇上正等着你我二人上呈奏疏,如何再斟酌?”



二人你一言、我一语,过了近一盏茶工夫,谁也说服不了谁。



马文升嘴角轻扯了扯:“戴总宪,你我再继续争论下去,恐怕也无甚结果。依老夫看,你我不如各自上呈奏疏,留待圣明裁决,何如?”



“老夫正有此意。”戴珊似乎不甘示弱,随即回应道。



---



翌日。



例行的早朝结束已甚久。



乾清宫的暖阁内,朱厚照忙个不停。



只见他坐在御案边的一张锦椅上,微微低着头,一手轻按着展开在御案的一份题本,另一手持着朱笔,正于那份题本上挥毫疾书。



在朱厚照左手边约尺许之外的位置,摆着一叠题本,约略一看,应该有七八份之多。



而司礼监太监萧敬和陈宽就站于御案的另一侧,二人均微躬着身躯听候吩咐。



反观弘治皇帝,却好整以暇地坐于御案之后,双手持着那只盘螭杯,不紧不慢地抿着茶,完全是一副休哉悠哉的模样。



数息之后,朱厚照手中朱笔的笔锋一收,须臾间,他更将那枝朱笔搁到旁边的笔架上。



只见他轻吁一口气,揉了揉手腕,随即扭头望向弘治皇帝:“爹爹,你还真不动手批阅题本呢?”



“照儿,那可是你说的,为父排忧解难。”弘治皇帝听得轻笑一声。



“虽然孩儿乐于为父解忧,但爹爹你将题本均交给孩儿批阅,似乎不太好吧?”朱厚照苦笑起来。



弘治皇帝脸上的笑意依旧,抿了一口茶才回应:“有甚么不好的?要知道,你批阅题本不仅颇快,且所定之批语也甚为妥当。”



从今岁的正旦开始,弘治皇帝几乎将批阅题本的这份“繁琐工

本章未完,点击下一页继续阅读

(2/3)

章节目录

厚照大明所有内容均来自互联网,零点小说网只为原作者晚造的小说进行宣传。欢迎各位书友支持晚造并收藏厚照大明最新章节