头再看,那“清明上河图”五字均为瘦硬的笔画,不正是宋徽宗独特的瘦金书么?



“先生,此上河图从何处得来?”朱厚照再问道



“乃一友人所赠。”



朱厚照没继续问他是哪位友人所赠,移步至桌子前,将画轴放到桌面缓缓展开。



“此画,实为宋人追忆故京之盛,而寓清明繁盛之景。往年老夫目力尚好,每每览阅之时,均会感叹一番。”徐溥又道。



听着徐溥之言,朱厚照没有回应,只低着头默默地观看。



上一世,他虽然已多番欣赏过清明上河图的“电子版本”,但与如今手持真迹的感受自是不一样。



这幅清明上河图宽约八寸,长近一丈七尺,乃绢本设色长卷。



画中所描绘的场面颇为宏大,大致分成三个部分,最右侧为汴京郊外的景象,中间部分是汴河两岸之景,最左侧绘的是汴京城内的街景。



“清明上河图所绘的,虽然仅为汴河两岸的繁荣景象,但足可见北宋时的国泰民安、百姓安居、天下太平。”徐溥再道。



朱厚照听得缓缓抬起头来,望着他笑了笑:“先生所言差矣,依学生所看,就画中所绘之众生图,实难称‘清明’二字。何来国泰民安、天下太平之说?”



在徐溥的愕然之中,朱厚照继续道:“学生以为,称其为‘盛世危图’更合适。”



徐溥急声道:“昭之,何出此言?”



“先生莫急,想必先生对此上河图也颇为熟悉吧?”



徐溥“嗯”地应了声。



“图中暗藏暗指之处甚多,学生就挑其中一二为先生道来。”朱厚照一边说着,一边快速浏览着上河图。



未几,朱厚照目光已定在图中某处,再问道:“先生可知图中绘了多少座望火楼?”



徐溥略一思索,已微摇了摇头。



“诺大的汴京城只得一座望火楼。但这望火楼的高台上竟还空无一人,城内若发生火情,将无法及时知晓,且楼下营房竟也成喝酒歇息之地。这唯一的望火楼形同虚设,可见官军之怠惰。”



徐溥愕然。



“再看,汴河里虽然停了甚多的运粮漕船,但全是粮商的私人船只。”朱厚照手指已点到另一处。



“为何你断言汴河上的均不是官家粮船?”徐溥问道。



“先生,若为官家粮船,必有官军护卫,但船只哪有官军的身影?如此多的私人船只,为何敢明目张胆地运粮到汴京城?只因官军既不作为,更懒惰之极,即是说,官军大坏矣……”



“……”徐溥无言。



朱厚照轻叹了声:“如此的暗指仍有甚多。图中所绘之汴京,表面虽繁荣景象,实则危机重重。不过题名的宋徽宗似乎不明画中之意,并未做出任何革新,终致亡国……”



听着朱厚照的论调,徐溥满脸惊愕,完全呆在那里。



过了好一会,见徐溥仍呆呆不语,朱厚照笑道:“先生,被学生之言吓到了吧?”



徐溥长长一叹:“老夫览阅此图有数十次之多,竟看不透图中有此等暗指。此图放在老夫身边也无益。昭之,上河图,老夫就转赠于你吧。”

本章未完,点击下一页继续阅读

(2/3)

章节目录

厚照大明所有内容均来自互联网,零点小说网只为原作者晚造的小说进行宣传。欢迎各位书友支持晚造并收藏厚照大明最新章节