听得戴珊终于开口,王珣心中一喜,满怀期待地望着他:“总宪,下官就听你吩咐……”



坐于王珣旁边的史琳也是这副模样,同时望向戴珊。



戴珊轻叹一声:“德润,此地非都察院,你就莫要再称下官了。你今晚与元瑞登门而来,老夫知你二人之焦虑……”



德润是王珣的字,而元瑞则是史琳的字。



三人的年纪其实约略相仿,戴珊是正统二年生人,只比史琳年长一岁,而王珣则生于正统五年。



但戴珊作为都察院的最高长官,包括王珣在内的都察院其他职官,在其面前自称“下官”那是最正常不过的。



“下官谨听总宪教诲。”王珣听得突地站了起来,朝着戴珊躬身作了个揖。



“哎,德润,你又何须如此,快坐下来……”戴珊见王珣未改口之余更站起来,无奈地摇了摇头,伸出右手往下虚按了数按。



随着王珣的重新就座,戴珊缓缓道:“德润,宁夏乃边地要镇,深受寇贼侵扰。你既巡抚一方,理应询察利病,抚治军民,纠举奸邪。这些职责所在,难道你全忘了?”



“下官不敢忘。”王珣应道。



戴珊脸色一凝,盯着他片刻,才道:“既然你不敢忘。那你为何罔顾天恩,竟然与他们沆瀣一气?难不成,你有甚么为难之处,或者为他们所挟持?”



直到此刻,戴珊依然不敢相信眼前这王珣与宁夏总兵郭鍧等人一道,做出欺君罔上之举。



王珣瞬间陷入沉默。



戴珊微摇了摇头:“为何会如此?你好好思量吧。”



话音刚落,他已望向坐于王珣旁边的史琳,轻叹了声:“元瑞,你就更让老夫糊涂了啊。你我二人深受圣恩,老夫忝为左都御史,你为右都御史。难道位还不高,权还不重吗?”



右都御史亦是正二品,乃都察院第二人,仅列于戴珊之后,可谓位高权重。要不然,弘治皇帝也不会派遣史琳去提督征虏军的军务。



史琳听得苦笑起来,嘴角动了动,没有发出一丝声音来。



“开春时,皇上敕令调集官军筹组征虏大军,又令保国公朱晖挂总兵官印,而元瑞你则提督征虏军之军务。满朝文武百官,惟望征虏军此番出征,能将虏贼之患一一扫清。



但征虏军出征西北至今已历半载,却毫无寸功可言。元瑞,你身为当局者,应知因由所在吧?”



史琳、王珣听着戴珊的言语,脸色却愈加凝重。



戴珊先望了望王珣,又看了看史琳,轻叹道:“德润、元瑞,如今你二人均要老夫拿主意?其实,老夫又有何主意可拿?”



王珣和史琳神色均是一暗。



“我等食君之禄,深受圣恩,自应当担君之忧。”戴珊轻吁一口气。



须臾,他继续道:“尔二人,若真要老夫拿主意。那老夫惟望你二人,速速上呈陈情,莫再拖延,更莫要有半句虚言……”



王珣和史琳听得随即对望了片刻,均看见对方眼中的惊疑。



戴珊瞥了他们一眼,又道:“元瑞、德润,皇上在等你们主动陈情……”



---



皇城内,某处不大的偏房里。

本章未完,点击下一页继续阅读

(1/4)

章节目录

厚照大明所有内容均来自互联网,零点小说网只为原作者晚造的小说进行宣传。欢迎各位书友支持晚造并收藏厚照大明最新章节