拱了拱手。



一人道:“何公公,是下官二人有所延迟,实与刘公公无关。”



另一人说:“让殿下久等,乃下官二人之错。”



“两位大人大可不必担心,此等小事千岁爷不会介怀的。两位大人快请吧,千岁爷已吩咐,两位大人一到便领进去,无须再通报。”何文鼎笑道。



随即,他又朝刘瑾扬了扬手:“瑾爷,还愣着做啥?走啊。”



“有劳何公公、刘公公。”



两人和何文鼎、刘瑾似乎都颇为熟络。



在何文鼎和刘瑾的引领下,伦文叙和那名男子先穿过文华门,在甬道走了片刻,这才迈入文华殿。



两人刚进殿,便看见朱厚照已站在案边,正微笑着望了过来。



伦文叙和那名男子急行数步,距朱厚照仍有七八步之时,两人齐齐驻足不前,俯身跪下叩头,口中几乎同时呼喊起来。



一人呼道:“臣伦文叙叩见殿下。”



另一人喊道:“臣王守仁叩见殿下。”



与伦文叙同行的这名男子,正是王守仁。



他本名云,字伯安,号阳明,余姚人士,乃成化八年生人,比伦文叙还要年轻数岁。



在弘治五年的首次乡试里,他已得中举人,然而在第二年及弘治九年的两次会试中,均名落孙山之外。



直至弘治十二年的己未科,也就是伦文叙先获会元再取状元的那科,他才以二甲进士及第。



“伯畴、伯安,快快请起……”朱厚照脸带微笑,两手往上虚托了数下。



他没将伦文叙和王守仁唤作“伦卿家”和“王卿家”,而直接唤两人的字。



对朱厚照这般称呼自己,伦文叙和王守仁似乎亦习以为常,两人齐齐道了声“谢殿下”,便缓缓站了起来。



“来人,赐座赐茶……”朱厚照朝一旁的数名宦官扬了扬手。



对于这等小恩小惠,朱厚照从来也不吝惜。



伦文叙和王守仁听得再次躬身行礼,连连谢恩。



待两人手持着杯子坐下后,朱厚照又朝殿内的数名宦官道:“你们都退下吧,先在殿外候着。这里有小鼎子和小瑾子侍候即可。”



千岁爷有令,那些宦官不敢不从,齐齐应了声诺,便缓缓退出文华殿。



朱厚照这样做,自是不希望那些宦官听到一些不该听到的话语。



有明一代,东宫太子能这般单独召见臣子,是甚为少见的。



历代宫廷的权力斗争都是十分残酷和极其血腥的,那怕是亲如父子或兄弟,也毫无情面可言。



因而,绝大多数的帝皇,虽然会着力培养东宫太子的执政能力,但绝不会放松对东宫太子势力的限制。



其他朝代不说,仅以有明一代为例。



当年太宗文皇帝就反复强调,无论是觐见还是向东宫太子进讲,一应官员都必须同进同退,绝不能单独觐见或独自留下与东宫太子相议。



如有官员不遵,监察御史、鸿胪寺等即可弹劾。



但太宗文皇帝发

本章未完,点击下一页继续阅读

(2/4)

章节目录

厚照大明所有内容均来自互联网,零点小说网只为原作者晚造的小说进行宣传。欢迎各位书友支持晚造并收藏厚照大明最新章节