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虽然勋贵对军务的参与有所提升,但能成长的勋贵子弟本就不多,整体实力是在不断下降的。



马文升这一黜退,无疑断了不少人的后路,遭到嫉恨是少不了。



于是有人持弓矢,半夜伏在马文升家门前欲暗算凶,未能得逞,遂又将诽谤信以箭射入东长安门内。



只不过为皇家效命而已,自身的生命安全竟受到威胁?



马文升自然吓得不轻,赶紧上疏乞休致仕,但弘治皇帝没有允准,“温旨慰留”之余,还派了十二名锦衣卫策其安全。



弘治皇帝礼遇有加之下,马文升没再坚持致仕,从六十余岁,又干到如今七十多。



泰宁侯陈璇顿了顿,又道:“皇上,保国公所率领的征虏军足有十万之众,北虏闻之,能不惧而退之么?”



朱厚照瞄了瞄陈璇,暗啧一声,北虏如此容易就被吓走?



他上一世所记载的史书里,有明一代,北虏对大明的侵扰可是自始至终都伴随着的。



想当初,太宗文皇帝五征漠北,也没有达到“漠北尘清”的目的。



第五次亲征回程之时,太宗文皇帝更病死于榆木川。



数次征战之后,大明的经济和军事不堪重负,国库已基本耗空,没法再进行大规模远征。



被五次征讨的北元残部虽然遭受重创,但随着大明无力再征讨,得到休养生息之机。



二十多年后,重新崛起的瓦剌部,就几乎给大明带去毁灭性的打击。



正统年间,听信谗言的英宗睿皇帝,居然效仿太宗文皇帝征讨漠北。



没有周密的战前部署,甚至连粮草补给还未备齐,在诏令下达的两日后,英宗睿皇帝统率的号称五十万的大军已匆匆出发。



虽然扈驾随征的文武臣僚众多,计有成国公朱勇、英国公张辅,以及兵部尚书、户部尚书等,但英宗睿皇帝竟不许这些文臣武官干预军政,反而让他宠信的宦官王振专断一切事务。



由于粮草未备,兵马已先行,大军还没到大同,行粮就几已耗尽。



瓦刺部的太师也先,为了诱明军深入,还故意示弱北撤。



误判形势的王振随即执意北进追击,但不久后,传来了己方前锋全军覆没的消息,受到惊吓的他又仓促决定班师。



不料,明军刚退至宣府,瓦刺大军已追袭而来,随之明军被紧紧围困在土木堡。



结果,号称五十万的大明军毫无章法可言,几乎尽墨于土木堡,数百名随行的文武臣僚皆殒身,甚至连英宗睿皇帝亦做了瓦刺部的俘虏。



得知土木堡兵败、英宗睿皇帝被俘,大明朝廷大为震动,既有提议南迁避祸的,亦有主张坚守抗击的。



眼见大明处于非常时期,急需新皇来主政以稳定民心,主张抗击的于谦等人提请皇太后,郕王朱祁钰得以即帝位。



于谦临危受命,更被擢为兵部尚书,而后奏请将南北两京、河南备操军、山东备倭军等官兵急赴京师护卫。



与此同时,又下令将通州近百万石的储粮移入京师。



随着储粮入京、各地官兵的陆续到来,京师民心渐稳。



瓦刺部在八月中旬就击溃了退守土木

本章未完,点击下一页继续阅读

(3/4)

章节目录

厚照大明所有内容均来自互联网,零点小说网只为原作者晚造的小说进行宣传。欢迎各位书友支持晚造并收藏厚照大明最新章节