不得不说,李景隆这份情报太重要了。



时至今日,开国的那些大将,只有耿炳文、郭英还在世,他们的影响力可想而知。



蓝玉虽也被封了侯,后来更是被封为梁国公,但准确来说,蓝玉并不是开国时期的名将,而是徐达、李文忠等大将,上了岁数之后,他才崭露头角。



开国那六公二十八侯,蓝玉并不在其列。



而军中的势力基本上都是父死子继,其中关系错综复杂,若是这两个人愿意相助,到时候打表演赛,定是精彩纷呈。



李青之前和朱棣招降乃儿不花时,老四时常说起耿炳文,言语间也颇为亲切,看得出来,二人私交的确不错。



加上朱允炆自绝于勋贵,说服耿炳文可能性很大。



但郭英就不同了,他和朱棣没有半毛线的关系,而且按照李景隆的说法,现如今,郭英的影响力无与伦比,耿炳文也不是个儿。



李青叹了口气:“这就有点头疼了。”



他正欲点燃信封,忽地发现,信封里面还有一张信纸,连忙抽出来查看。



【洪武三十一年,七月削周王,当时郭英长子郭镇,与我一起出京师;



不过我是去抓周王,他是去辽东巡边,有趣的是,郭镇出京师没多久就得了重病,压根没到辽东便返回京师;



新皇派御医诊治,郭镇当晚就死了……



对了,郭镇巡边,是兵部齐泰向新皇谏的言。】



李青看完所有内容,身上不免涌起一阵寒意,他没想到老朱刚死,文臣就按捺不住地朝军队伸手了。



再想想有明一朝,自第二代战神之后,几乎都是以文制武,更是头皮发麻。



这下,他总算理解了老朱为何那般压制文臣了,砍了一批又一批,杀了一波又一波,现在看,老朱这么做,不是没有道理。



他们的贪婪,比武将要可怕的多得多!



不过…他们太急了。



上来直接用最简单粗暴的办法,勋贵不炸锅才怪。



再想想朱允炆说的军中人心浮动,不由有些好笑,这哪是浮动啊,简直就是浸透火油的干柴。



当然,文臣如此猖狂,和朱允炆脱不开关系,当朝皇上明摆着站文臣,他们当然有理由猖狂。



信纸点燃,将李青的脸映得更红了些。



许久,他缓缓吐出一口气,轻声感慨:“官场之凶险,不亚于千军万马的战场。”



一直以来,李青都是靠着圣眷无往不利,并未过多参与朝堂的勾心斗角,但从李景隆这简单的一份情报,不难看出,其中凶险到了何种地步。



李青不禁想到,崇祯煤山上吊时,喊出的那句话:“诸臣误我,文臣皆可杀!”



他呼出一口浊气,轻轻笑了,暗道:“比简单粗暴,你们这些读书的可比不上战场砍人的;



拿别人的长处,跟别人斗,你们可真行!”



其实,李青多少还是有些庆幸,得亏文臣性子急,要是一点点的渗透,他纵然再有能力,也无力改变。



但眼下不同了,勋贵彻底被文臣推到了绝路,加上

本章未完,点击下一页继续阅读

(1/3)

章节目录

我在大明长生久视所有内容均来自互联网,零点小说网只为原作者青红的小说进行宣传。欢迎各位书友支持青红并收藏我在大明长生久视最新章节