赵巧月这一路十分顺畅,还幸运地得以搭了一对老年夫妻的牛车顺风车来到了临安县城门口。



路途中同老夫妻交流,赵巧月感受到这个时代读书人颇受尊重,也知道老年夫妻是去远嫁闺女家探亲的,还要继续往前走,并不需要进城。



赵巧月给他们五文钱和一个红薯作为他们好心相助的报酬。



不过他们没有接受,她还是悄悄留下报酬后才往城里走去。



这个时代入城需要看路引和交两文钱入城费,贫穷的赵巧月对于这样的制度很不喜,还是随众交了钱。



城里正逢县试,人来车往,小贩云集,熙熙攘攘的,颇为热闹。



原主记忆中自小就没有来过县城,赵巧月也是第一次来县城,对这里一切都十分好奇。



好奇归好奇,她知道自己时间紧迫,放下好奇心,向街上的几个小贩打探一番。



连续得到三四个去往李夫子租赁院子的路径相同答案,赵巧月方才前往。



路上,她还不忘多加小心,尽量往人多的地方走。



在即将午时时,赵巧月来到一小院门口,正想敲门,门从里边开了。



以李夫子为首的五个女子正要往外走,赵巧月当即同几人打招呼问好。



李夫子是李家学堂,也是镇上唯一一家女子学堂的唯一女秀才夫子。



自学堂开办五年以来,来学堂读书的女子少之又少,有些人还会在上学半途中辍学回家嫁人。



能坚持在学堂一读书就是十来年的也就赵巧月一人。



赵巧月原先在赵家学堂读书,那里的夫子说她顽劣,愚笨。



后来这孩子来了她这里读书,她才知道这所谓顽劣愚笨全是假的,也从此对赵巧月寄予厚望。



她希望赵巧月能是李家学堂第一个考中功名的女学生,也希望赵巧月能给李家学堂带来好名声和新希望,免去它开办不下去的窘迫境地。



李夫子想着,不由得关心问道:



“巧月,我听春梅说你不小心落水了,现在你身体如何了?”



赵巧月现在自我感觉除了旅程奔波疲惫,并无大碍,她作揖道:



“多谢夫子关心,学生身体已无恙。”



李夫子打量赵巧月一眼,见她神色疲惫,声音略带嘶哑,她交代道:



“现在无事,也要多加休息,以便后日有好精神应对考试。



我给你留的屋子在东边最后一间,与春梅一起住,有什么需要就让春梅来寻我。”



赵巧月再次谢过李夫子的关心便让开道方便李夫子她们离开后她才回了李夫子安排的屋子。



院子不大,四周非常嘈杂,院中四间屋子,她很快就找到她要入住的屋子。



屋子里很简朴,一张缺角的四方桌、两张长凳子和一张旧床就将屋子放得快要放满当,使得它又狭窄又昏暗还不通风。



床上两张被子凌乱放着,被褥上还放着散乱的衣服和两没有合上的书。



赵巧月没有想过要帮李春梅整理的意思,将包袱放在四方桌上便坐下来捶腿休息,寻思接下来她要如何打

本章未完,点击下一页继续阅读

(1/3)

章节目录

我在古代考科举金榜题名了所有内容均来自互联网,零点小说网只为原作者暄妍的小说进行宣传。欢迎各位书友支持暄妍并收藏我在古代考科举金榜题名了最新章节