负债!



是一柄双刃剑。



顺风时,可以让你无限美好;



但逆风时,同样会让你死无葬身之地。



一个企业也好,一个国家也罢,必须要做好风险管理,适度的负债,对于经济发展是有偌大好处的,因此刘铄不反对负债。



不过......



他必须要把负债指标,容纳到未来郡守的岗位责任制考核中,以此来让官府保持在适度的负债中,最大限度地发挥经济能动性,加快地方的经济发展。



虽然,刘铄与荀彧对于负债的理解,只是观念上的不同,但正因为这简单细微的差别,便可造就出两种发展模式。



当然!



荀彧不愧是王佐之才,只是稍加点拨,便立刻明白了刘铄的战略意图,深感自家主公的前瞻性战略眼光,是何等的恐怖:



“主公放心,属下已经理解您对负债的解释,以官府的信誉作保,的确是非常不错的负债模式,完全可以大规模推广开来。”



“尤其当未来我等向外扩张时,必然会面临一片萧条,急需资金来尽快恢复民生经济,官府若是能负债,会极大的加速恢复过程。”



刘铄极其肯定地点了点头,他惊叹于荀彧的联想能力,面上浮出一抹会心的笑容,恨不得给他双击呐喊666了:



“没错!文若所言甚是,将来各地面对的情况,只怕要比东郡复杂万倍,甚至是可怜的一片焦土,想要从零开始,没有大量的资金,是绝对办不到的。”



“以官府的名义发行债券,筹集资金,对于当地士族而言,以及官府,亦或者是老百姓,乃是一个互利共赢的局面。”



“而且!”



刘铄强调道:“咱们的债券可以分为两种债券,一种是粮食类的债券,一种是五铢钱类的债券,可以应对不同时期。”



“比如咱们现在,急需要的是粮草,以渡过开荒期、庄稼生长期,因此可以发行粮食类的债券,亦或者是大战之后的陈留,同样如此。”



“但如果东郡未来发展步入正轨,则可以发行钱币类的债券,这样更加方便,也能更快提振商业贸易,加速发展。”



实际上,在东汉末年时期,五铢钱虽然是法定的货币,但其真正的影响力,已经逐渐衰退下来,反倒是粮食、棉麻、织物等,才是真正的硬通货。



历史上的曹操在占领兖州以后,便宣布税收废除五铢钱,采用粮食、麻、织物等实物,进行缴纳,甚至发放俸禄也是实物。



因为在战乱时期,五铢钱是在不断贬值的,而粮食等战略级别的硬通货,却是在不断升值的,这样才能令收上来的税收保值。



经济学虽然是后世的概念,但不得不承认,以经济学的视角来观察历史,会令历史发生极其有趣的解读,甚至能看穿其本质。



“主公英明!”



荀彧捏着颌下一缕胡须,深以为然地点点头:“这两种债券模式,以应对不同的状况,的确令人叹为观止,属下举双手赞成。”



“主公!”



当下,荀彧揖了一揖,朗声道:“您有何吩咐,直言即可,咱们要尽快完成债券的发放,这样才能应对接下来的危机。”本章未完,点击下一页继续阅读

(1/3)

章节目录

三国从忽悠许褚当小弟开始所有内容均来自互联网,零点小说网只为原作者恒安德佩的小说进行宣传。欢迎各位书友支持恒安德佩并收藏三国从忽悠许褚当小弟开始最新章节