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主公的奇思妙想,实在令人惊叹,不论是融资模式也好,亦或者是现行的选官制度,与当前大汉的管理模式,已经彻底不同。”



“以前我觉得主公乃天选之子,实在是以讹传讹,但现在来看,或许真是这样的,否则他哪来这么多奇思妙想。”



“是啊,尤其是革新造纸术,别人穷尽一生,也未必能够掌握,但主公却只花费了四个月的时间,便造出了当世最先进的纸张。”



“”



各种各样听着像是马匹的声音,在殿中私下里流传开,但这里的每一个人,却全都不觉得是马匹,而是能引起共鸣的肺腑之言。



即便是早已微醺的边让,同样是万干感慨,他呷口酒,不住点头:“刘郡守说得没错,方向若是错了,越努力,错得越是离谱。”



“现在对于东郡而言,的确是要把基础夯实了,若是不能夯实基础,将来一旦发展壮大,问题会变得越来越棘手。”



“没想到!”



对于刘铄的解读,边让越来越佩服:“刘郡守年纪虽然不大,但对于内政的理解,却是超越了许多当朝官员,令人惊叹呐。”



“边某斗胆问刘郡守一句,您的这些经验理解,是师从何人得来?按照常理,这样的人必定在士林中广为传播才对。”



“哈哈哈!”



刘铄借着这股子酒劲儿,仰天哈哈一声,随即言道:“文礼兄,我若是说我是无师自通,你相信吗?”



“无师自通?”



边让顿时愣住,缓缓摇头:“不信。”



刘铄淡笑,呷口酒:“但的确是这样的,我没有拜过任何人为师,如果非要说有个师傅,那



(本章未完,请翻页)



便是浪迹天涯这些年,经历了太多疾苦后的反思。”



嘶—!



边让惊诧不已,不自禁倒抽一口凉气:“经历太多疾苦后的反思?敢问刘郡守,这是作何解释?”



“很简单!”



刘铄张嘴便来,没有丝毫滞阻,彷佛真就是无师自通一样:“因为见过了太多人间悲剧,铄时常在想,明明荒田遍布,老百姓因何不能耕?”



“明明灾难降临,朝廷的赈灾款因何不能至?”



“明明老百姓已经穷困潦倒,朝廷的口赋、算赋因何不能减?”



“明明是一个有才华的年轻人,因何不能举孝廉入仕,为民做主?”



“明明是冤假错案”



“明明”



“”



刘铄不愧是金牌销售出身,这嘴简直跟加特林机关枪一样,不开口则已,一开口便是长篇大论,而且还是排比句,一句气势比一句强。



能把浪迹天涯乞食吃的经历,描述得如此高大上,这世上恐怕除了刘铄以外,没有第二个人可以办到。



君不见



满殿文臣武将尽皆被刘铄的演讲振聋发聩,他们忽然觉得这些奇思妙想的来源,的确是刘铄无师自通,亦或者是上天冥冥之中有的指引。



此刻的边让已然骇

本章未完,点击下一页继续阅读

(2/3)

章节目录

三国从忽悠许褚当小弟开始所有内容均来自互联网,零点小说网只为原作者恒安德佩的小说进行宣传。欢迎各位书友支持恒安德佩并收藏三国从忽悠许褚当小弟开始最新章节