只有握紧刀子才能不怕刀子。



李晔因为看多了后世五花八门的史书,对朱温总有种莫名的恐惧。



但手下将领没有这种恐惧,在他们眼里,朱温只是一方藩镇,不管他多强大,在名义上要矮唐廷半头。



高行周当下拔出横刀,冷笑道:“陛下何不砍了此贼的脑袋送还朱全忠?“



看这使者的样子,明显是梁军出身,面无惧色,冷眼看着高行周。



越是不怕死的人,越是受人敬重。



好歹李晔也算场面人,搞太难看也不好,“两军交战,不斩来使,回去通报朱全忠,朕在长安为他准备了牢笼。“



对皇帝,使者还算尊敬,拱了拱手,转身离去。



与朱温对战,李晔心中莫名升起一种历史使命感。



两日之后,牛存节大军屯于潼关之下。



一支军队战力如何,从其流露出来的气象就可以看出。



梁军旌旗招展,三军肃然,没有冒然进攻,而是立下营寨,一副稳扎稳打的样子。



李晔之前见过李罕之军,也见过李茂贞军,比之面前的梁军,却是大大不如,梁军清一色暗红色盔甲,整个营盘看起来像是一股燃烧的火焰,不时有斥候往来奔出,还有插着令旗的小队在营内巡查。



梁军士卒没有任何大战前的不安,仿佛家常便饭一样各行其事。



反观潼关上的己方士卒,惊慌不安者有之,镇定自若者有之,跃跃欲试者有之。



当然,表面的东西不能说明太多,只是一个参考因素。



凭心而论,唐末乱世,朱温是最有资格得到天下的霸主。



其崛起的过程,全是自己一刀一枪打下来的,雄才大略自不用多说。



至于他的一些特殊癖好,这个时期的朱温还没有显露出来。



接下来两日,牛存节并未着急进攻,而是耐心等待着什么。



他不急着进攻,李晔求之不得,巴不得这样耗下去,看谁先扛不住。



蒲阪传来的消息,周云翼已经跟李思安接上了,鉴于李思安来势汹汹,周云翼撤回黄河东岸营寨。



王珂的投降,让东岸营寨立即失去了意义。



双方骑兵沿着黄河上下弛射,互有损伤。



李思安组织了一次试探性渡河,被准备充足的周云翼击退。



李晔在潼关上又等了一天,才从东方传来隆隆的声音,还以为是打雷了,放眼望去,居然一座座投石车。



原来牛存节在鼓捣这些玩意儿。



不过李晔很怀疑这些东西的实用性。



潼关地势较高,从下往上抛石头,攻击力可想而知。



“会不会是朱全忠的障眼法,以牛存节迷惑我军,大军进攻蒲阪?“李晔提出了疑问。



朱温能击败这么多强者,用兵能力自不用多说。



同州现有两万大军,在兵力上勉强能与李思安对上,但若是朱温大军压上,蒲阪还真不好说。



本章未完,点击下一页继续阅读

(2/3)

章节目录

谋唐所有内容均来自互联网,零点小说网只为原作者烟雨南枝的小说进行宣传。欢迎各位书友支持烟雨南枝并收藏谋唐最新章节