无论在军事还是内政上,朔方对中原帝国举足轻重,以陇右关中为腹心,那么朔方就是一只向外打出的拳头,另一只是凉州,大唐建国,朔方历来就是抵抗突厥、回鹘的前沿阵地。



安史之乱,郭子仪引朔方精兵击叛军,泾原兵变,李怀光引朔方精兵平叛,后李怀光叛乱,朔方精兵雄踞河中,若不是朔方将领心向唐廷,恐怕河中会成为德宗的梦魇。



中唐之后,朔方又是抵抗吐蕃的中坚力量。



从名臣张说到战神王忠嗣,再从郭子仪到李光弼、浑碱,朔方军一向有守护大唐的光荣传统。



此时李晔若是能收复朔方,不仅党项人不是问题,甚至河西之地,也可图之!



党项人是如何崛起的?



热爱和平的宋真宗积极妥协避战,大手一挥,让出夏、银、绥、宥、静、灵、静等州,李继迁得到灵州,改为西平府,以此为都,控制河西走廊的商路,党项人由此坐大。



灵州就是朔方军的首府。



现今朔方节度使是韩遵,继承其父节度使的之位,在朔方享有名望,与其父曾血战黄巢,骁勇异常,从朔方军中窜起。



“朔方兵锋强盛,未可轻图,境内物产丰足,军用充沛。“不是李晔不想要,拿朔方的难度肯定远远大于凤翔,以关中目前的状况支撑不起一场大战。



饭要一口一口吃,路要一步一步走。



步子太大,容易扯到蛋。



韩家父子经营两代,周遭蕃汉皆附,而且灵州物产丰饶,西依贺兰山,东连河套,黄河环绕,水利不绝,素有塞上江南鱼米之乡之称,自给自足绰绰有余,不像泾原需要凤翔的支撑。



也正因为自给自足,朔方军可以关起门自己过日子。



韩握道:“朔方历来是国家重地,境内百姓皆以唐民为荣,颇知忠义,陛下何不派遣使者前去宣慰,就算不能让韩遵归心,也可宣示大唐的存在,关中兴起,朔方迟早归化。“



韩握的水准是有的,在战略眼光上超过李巨川。



“致光此略大妙!“



“此策既然是由臣提出,就由臣去办。“



李晔却犹豫了,现在枢密院刚刚组建,马上就是扩军



(本章未完,请点击下一页继续阅读)



事宜,韩握这个枢密使至关重要。



还是可用之人太少,张承业主管辅军,事情也是千头万绪,李巨川坐镇凤翔,赵崇凝要统计人口,就连韩全诲都成了征税官。



朔方之事交给其他人也不放心,中晚唐不知有多少事坏在朝廷使者身上。



李晔心中一叹,扩军只自己多花些心思了。



当然,扩军的动作不能太大,否则引起周围势力的警觉就不是一件好事了。



张承业在整合凤翔俘虏完毕,就引军回香积寺。



此地囤积的荆襄粮草还未用尽,而且周边田地被李茂贞毁坏之后,一直没有修复。



李晔暗中调回李筠、周云翼、高行周三人,带着三人也赶往香积寺。



辅军一直劳动积极性挺高,虽然待遇比不了战兵,但比以前是强多了。

<

本章未完,点击下一页继续阅读

(2/3)

章节目录

谋唐所有内容均来自互联网,零点小说网只为原作者烟雨南枝的小说进行宣传。欢迎各位书友支持烟雨南枝并收藏谋唐最新章节