杨家庄到处可见红红火火的热闹景象,哪怕是进入带有凉意的深秋,依旧阻挡不住村民的热情。



他们一股脑的投入到各项产业的兴建当中,每个人都很忙,他们不再关心今天的天气如何?是晴天,还是阴天?不再关心今天是吹的北风,还是西北风?不再关心,今天吃的是什么饭?



鉴于村民们的热情,矿场给村里开了好几次大会,确立下来不少合适的项目,有砖厂了,再建个瓦厂,有养猪场了,再盖个养鸡场,还要引进长毛兔,光是男人干不行,妇女们也想参与进来。



等明年开了春,还要挖鱼塘,种果树,只要村民们热情,愿意干,矿场都会结合实际,给村里进行投资。



时间在这样的状态下过得太快了,没有心思去想其它的,忙忙碌碌,打秋收,播麦种,下大雪,冷不丁的一眨眼,竟然要过新年了。



白茫茫的天地间,家家户户迎新年,欢庆了半个月后,又开始继续投身到小事业当中,一刻也不愿停歇下来。



新年过去,杨家庄似乎被车轮往前推着一样,想停都停不下来。



各项产业虽说还没正式开始盈利,但已经有了眉目,基础设施全都搭建完毕,“希望”在这一年生根发芽。



春天是万物复苏的季节啊,也是杨家庄迈入发展的重要一年。



这应当是被铭记的一年,一九九二年。



他们不用往回看,现在的杨家庄,已经不是当年的老破旧了,他们也不用往周边看,现在的杨家庄,已经甩开周边村子一大截了。



杨家庄这个“典型”,已初具规模。



放在整个省城,虽说还不足以产生影响力,但要是放在平山县,杨家庄这个小小的村落,几乎无人不知,无人不晓。



谁家盖房子想买砖瓦,首选杨家庄,价格便宜质量优,平时吃的猪肉鸡肉鸡蛋之类的,有一部分也是来自杨家庄。



当有人再提起杨家庄的时候,它给人的记忆不再单单是一个小村庄,而是借着矿场地理优势,迅速崛起来的产业基地。



当然和真正的产业基地没法相比,杨家庄的产业不是那种重工业类型的,恰恰因为依托现实,让村里的每一户村民都能有机会参与进去,对于一方贫穷落后的村子来说,这已经做到足够优秀了。



利用矿场反哺村子的经济模式,值得每个乡镇去学习。



钟书记要在两天后,带着各个乡镇的镇长,来杨家庄观摩学习。



两天,留给矿场准备的时间不多,张国全又要忙碌起来了。



在这两天里,他不停地往返于南地和北地,北地不用说,是矿场,而矿场投资的大部分项目,都聚集在南地,形成了小的产业基地。



南和北,成了他一天工作的两个主要方向,唯有东,忙碌了一天后,再回到东地的院子,有爱人,孩子,还有几间新房子,他感到无比的满足幸福。



钟书记要来视察的前一天,产业基地的各个项目,被张国全来回梳理了一遍,每一处细节都要落实到位,力保明天的视察工作不会出现纰漏。



有村民就问了。



“这么大的官,要来咱这地方视察,万一问起啥,该咋个说?”



能看的出,这些个村民对钟书记的到来,很是紧张,生怕不会说话

本章未完,点击下一页继续阅读

(1/3)

章节目录

倒插门所有内容均来自互联网,零点小说网只为原作者烂西瓜的小说进行宣传。欢迎各位书友支持烂西瓜并收藏倒插门最新章节