到得去年冬天,谷中迁入的家庭逐渐增加,适龄念书的孩子也有不少了,宁毅便正式做主办了学堂。学堂的老师有两名,一是原本说书人中的一位老夫子,另外也有云竹帮忙,但此时云竹已有身孕,肚子渐渐大了,游说之下,到一二月间,将锦儿推了过来。
如此这般,锦儿便负责学堂里的一个幼年班,给一帮孩子做启蒙。开春之后雪融冰消时,宁毅主张即便是女孩子,也可以蒙学,识些道理,于是又有些女娃儿被送进来——此时的儒家发展毕竟还没有到理学大兴,严重矫枉过正的程度,女孩子学点东西,懂事懂理,人们毕竟也还不排斥。
只是锦儿的性子,就没有云竹那般温柔了。事实上从青楼中出来的女子,走到清倌人头牌这一步,固然风光无限,但儿时受过的苦、挨过的打何其之多。青楼里教孩子可不会有什么温情教育,无非是高压政策一批批的剔除,只有渐渐展露资质后,才有可能得些好脸色。
锦儿也已经拿出不少耐心来,但原本家世就不好的这些孩子,见的世面本就不多,有时候呆呆的连话都不会开口。锦儿在小苍河的打扮已是极其简单,但看在这帮孩子眼中,仍旧如女神般的漂亮,有时候锦儿眼睛一瞪,孩子涨红了脸自觉做错事情,便掉眼泪,哇哇大哭,这也免不了要吃点排头。
好在打过之后,他们便能做得好点。
只是一帮孩子原本受过云竹两个月的教导。到得眼下,类似于锦儿老师很漂亮很漂亮,但也很凶很凶的这种印象,也就摆脱不掉了。
锦儿有时候便也挺委屈的。不过面对着一帮小孩,倒也没必要表现出来,只能是冷艳着一张脸继续将《千字文》教下去。
教室中课程持续的时候,外面的小溪边,小男孩带着小姑娘已经洗了手和脸。名叫闵初一的小姑娘是冬日里从山外进来的难民,原本家境就不好,虽然七岁了,营养不良又胆小得很,遇上任何事情都紧张得不行,但如果没有陌生人管,采野菜做家务背柴禾都是一把好手。她比年幼的宁曦高出一个头,但看起来反倒像是宁曦身边的小妹妹。
洗完手后,两人才又悄悄地靠近作为课堂的小木屋。闵初一跟着课堂里的声音用力地提气吐声:“推……位……让国,有虞……陶唐。吊民……伐罪……周……发……殷汤……”在小宁曦的鼓励下,她一面念还一面下意识的握拳给自己鼓着劲,话语虽还轻盈,但总算还是通顺地念完了。
宁曦在旁边点头,然后小声地说道:“推位让国,有虞陶唐,这是说尧和舜的故事……”
“……尧和舜是什么啊?”闵初一小声地询问,话说到最后,又微微有些害羞。
“啊……是两个皇帝吧……”
“那……皇帝是什么啊?”小姑娘迟疑了好久,又再次问出来。
“呃,皇帝……”小男孩嘴唇碰在一起,有些傻眼……
阳光耀眼,显得有些热,蝉鸣在树上一刻不停地响着。时间刚进入五月,快到中午时,一天的课程已经结束了,小孩子们挨个给锦儿先生行礼离开。先前哭过的小姑娘也是怯生生地过来鞠躬行礼,低声说谢谢先生,然后她去到课堂后方,找到了她的藤编小箩筐背上,不敢跟宁曦挥手告别,低头慢慢地走掉了。
山谷中的孩子不是来自军户,便来自于苦哈哈的家庭。闵初一的父母本就是延州附近极苦的农户,西夏人来时,一家人茫然逃跑,她的奶奶为了家中仅有的半只铁锅跑回去,被西夏人杀掉了。后来与小苍河的军队遇上时,一家三口所有的家当都只剩了身上的一身衣裳,不仅单薄,而且缝缝补补的也不知
如此这般,锦儿便负责学堂里的一个幼年班,给一帮孩子做启蒙。开春之后雪融冰消时,宁毅主张即便是女孩子,也可以蒙学,识些道理,于是又有些女娃儿被送进来——此时的儒家发展毕竟还没有到理学大兴,严重矫枉过正的程度,女孩子学点东西,懂事懂理,人们毕竟也还不排斥。
只是锦儿的性子,就没有云竹那般温柔了。事实上从青楼中出来的女子,走到清倌人头牌这一步,固然风光无限,但儿时受过的苦、挨过的打何其之多。青楼里教孩子可不会有什么温情教育,无非是高压政策一批批的剔除,只有渐渐展露资质后,才有可能得些好脸色。
锦儿也已经拿出不少耐心来,但原本家世就不好的这些孩子,见的世面本就不多,有时候呆呆的连话都不会开口。锦儿在小苍河的打扮已是极其简单,但看在这帮孩子眼中,仍旧如女神般的漂亮,有时候锦儿眼睛一瞪,孩子涨红了脸自觉做错事情,便掉眼泪,哇哇大哭,这也免不了要吃点排头。
好在打过之后,他们便能做得好点。
只是一帮孩子原本受过云竹两个月的教导。到得眼下,类似于锦儿老师很漂亮很漂亮,但也很凶很凶的这种印象,也就摆脱不掉了。
锦儿有时候便也挺委屈的。不过面对着一帮小孩,倒也没必要表现出来,只能是冷艳着一张脸继续将《千字文》教下去。
教室中课程持续的时候,外面的小溪边,小男孩带着小姑娘已经洗了手和脸。名叫闵初一的小姑娘是冬日里从山外进来的难民,原本家境就不好,虽然七岁了,营养不良又胆小得很,遇上任何事情都紧张得不行,但如果没有陌生人管,采野菜做家务背柴禾都是一把好手。她比年幼的宁曦高出一个头,但看起来反倒像是宁曦身边的小妹妹。
洗完手后,两人才又悄悄地靠近作为课堂的小木屋。闵初一跟着课堂里的声音用力地提气吐声:“推……位……让国,有虞……陶唐。吊民……伐罪……周……发……殷汤……”在小宁曦的鼓励下,她一面念还一面下意识的握拳给自己鼓着劲,话语虽还轻盈,但总算还是通顺地念完了。
宁曦在旁边点头,然后小声地说道:“推位让国,有虞陶唐,这是说尧和舜的故事……”
“……尧和舜是什么啊?”闵初一小声地询问,话说到最后,又微微有些害羞。
“啊……是两个皇帝吧……”
“那……皇帝是什么啊?”小姑娘迟疑了好久,又再次问出来。
“呃,皇帝……”小男孩嘴唇碰在一起,有些傻眼……
阳光耀眼,显得有些热,蝉鸣在树上一刻不停地响着。时间刚进入五月,快到中午时,一天的课程已经结束了,小孩子们挨个给锦儿先生行礼离开。先前哭过的小姑娘也是怯生生地过来鞠躬行礼,低声说谢谢先生,然后她去到课堂后方,找到了她的藤编小箩筐背上,不敢跟宁曦挥手告别,低头慢慢地走掉了。
山谷中的孩子不是来自军户,便来自于苦哈哈的家庭。闵初一的父母本就是延州附近极苦的农户,西夏人来时,一家人茫然逃跑,她的奶奶为了家中仅有的半只铁锅跑回去,被西夏人杀掉了。后来与小苍河的军队遇上时,一家三口所有的家当都只剩了身上的一身衣裳,不仅单薄,而且缝缝补补的也不知
本章未完,点击下一页继续阅读
(2/5)