拉着正在刺绣的夫人,进了卧房。



两个时辰以后,太阳已经高悬,夏言才提上靴子出门,直奔文渊阁。



先办皇上交代给他的第一件事。



提起笔来,顿时思如泉涌,下笔如飞,洋洋洒洒写的极其痛快。



【祖宗之制,非军功不封。洪熙初,都督张昹始以外戚封彭城伯,其弟昇亦以都督乞封惠安伯,外戚之封自此始。



……爵赉无章,转相承相,禄米岁增,国用愈绌。往时开国、靖难之勋封者,不满五十人。



……臣等谨议得:魏、定二公虽在戚里,皆一时佐命元勋,彭城、惠安二伯即以恩泽封,而军功举半。其余外戚见封爵者,第宜终其身,毋得请袭……又妄引洪熙以后例请者,听吏部、科道官纠举,置之重典,以为贪冒不知止者之戒。】



整份奏疏近三百字,一气呵成,连停顿都没有停顿的。



看的内阁诸人也是连连赞叹,在夏言写的时候,就都围了过来,夏言写一句他们跟着读一句。



读着读着那汗就流下来了,这份奏疏挺狠,比上一份《勘奏皇庄疏》还狠。



上次是拔龙须,这次就是捅狼窝了。



严嵩等夏言写完,都开始怀疑人生了。



难道这就是秘籍?



想了半天,又觉得可能这真就是秘籍,毕竟俗话都说了富贵险中求么。



杨廷和看了眼杨一清,杨一清连连摇头表示不知情。



夏言写完“戒”字,把毛笔扔进涮笔缸里,胸中奔腾不止的兴奋之情,总算是平息了。



“诸位,意下如何?”



夏言搓着手,看向旁边的三位阁臣。



“公瑾,你莫非真当你姓周?要帮助吴王鼎立江东?”



杨廷和旁敲侧击的提醒这个冒失的年轻人。



“又有何不可?”杨一清盯着奏疏,又故意大声读了一遍后,继续发表着自己的意见。



“就算是孔明再世,也定知唯有如此,方能复兴汉室,孔明做得,公瑾也能做得!”



“疯了,我看你们俩是疯了!”



杨廷和背着手在原地走的飞快,从东头走到西头,又从西头走到东头。



“你们有没有想过,这份奏疏递上去意味着什么?”



“大不了在有人来暗杀我一次罢了。”杨一清乐呵呵的笑了笑,提笔就在那份奏疏下签上了自己的名字。



“应宁兄啊,此次可不比上次皇庄,圣上有容天之量,那些勋贵们可没有啊。”



“那你签不签?”杨一清把笔递给杨廷和。



“我……”杨廷和是不想签,可他也觉得外戚是到了不得不砍的程度。



以现在的形势来看,外戚都块要赶上皇室宗族了,这两大团体的存在,就像是在大明的大动脉上扎了两个窟窿。



持续不断的在给大明放血。



“以后可不能如此了,这么大的事还是要内阁共同商议,再做计较。”



杨廷和唰唰写上了自己大名。

本章未完,点击下一页继续阅读

(2/3)

章节目录

大明1521所有内容均来自互联网,零点小说网只为原作者临渊羡龙的小说进行宣传。欢迎各位书友支持临渊羡龙并收藏大明1521最新章节