四项大工程,弊端巨大。



不说疆土问题,单说自然环境,北方四省温度极致下降,会造成大批植物寒冷死亡。



而兴安岭以南,气温骤升,生物多样化遭到严重破坏,生物可能二次进化,甚至会直接毁灭。



最可怕的是,会影响全球生物链的稳定。



人与自然在一定程度是稳定的,一旦人为改变气候,可能会引发更严重的自然灾害。



有民间学者提出人类灭亡说,人为环境和人类息息相关,改变环境,会造成直接造**类灭亡。



有考古学家称,已经发现史前文明,史前文明灭绝的原因,和环境改变有着巨大关系。



所以,民间有很多学者是反对这四项工程的。



其中最没用的两项,一个的打通雷州半岛和琼州府,一个扩建炎海岛礁。



大明如此强盛,婆罗洲虽远,却无法脱离大明。



用岛礁,控制婆罗洲,着实是因此失彼。



还有,辽宁、北直隶、朝鲜没了几个出海口,陆路运输成本增加,而新填出来的省,需要建立多少座人造山,来防备台风侵袭等等问题。



朱见淇也劝谏过皇帝。



老皇帝让他滚出去跪着。



回到东宫,他儿子朱佑榶和他显摆,扬言要填平所有海湾,他劈头盖脸骂儿子一顿,让他滚出去跪着。



朱佑榶很委屈,你爹欺负你,你回来就欺负我?



随之,老皇帝下旨,推出大明纪念币,纪念币上,刻着大明功臣全身像,国庆之夜,在全国银行皆可自由购买。



今年是建国140年。



特此推出,为大明做出突出贡献的140位功臣。



并制作成一套,140位功臣家族,各赐一套。



本来今年国庆,老皇帝想搞阅兵来着,太子好说歹说,才让皇帝打消了这个不靠谱的念头。



因为大明国庆日,是正月初四。



在春节里面,正过年呢,把军卒从军营里面拉出来,容易引起军中不满,百姓都过热闹年呢,忽然看见这么多当兵的,出了点腌臜事,就难办了。



推出建国纪念币后,又推出建国纪念邮票。



从景泰九年时,拆分驿站系统后,就推出了邮票,这些年,民间百姓有了集邮的爱好。



从景泰十二年开始,皇帝每年,都会推出春节纪念邮票。



而随着国庆节提出来后,中枢每年都会发布春节邮票、国庆邮票、端午邮票、中秋邮票和元旦邮票。



皇帝是鼓励集邮的,集邮是個好习惯。



制作最精美,数量最少的是国庆邮票。



纪念邮票,那不是对公众发行的,是对民间百姓奖赏的,这一年来,对大明有突出贡献的人民,奖励邮票。



人民,是百姓,像救助孤儿、舍己救人、舍生取义、工作领域内突出贡献等等,都算是突出贡献的人民。



地方会将名单提交上来,中枢遴选名单后,会将邮票邮到这位贡献者的家里。



所以,国庆纪念邮票是最珍贵的。



今年,皇帝以昆仑山为底色,从民间征集一首歌颂昆仑封禅的诗歌,作为邮票的主要构成,正月初四,正式公布天下。



但今年四大项目上马,中枢增发了一张概念邮票。



以四大项目为蓝图,画得一张漫想画,上面提着书法大家李东阳的亲笔字。



除此之外。



皇帝又发布一套扑克牌,以名臣名将的故事为蓝图,制作的一副精美扑克牌。



一共十套,记载着景泰朝540个动人故事。



以扑克牌记录功臣事迹,其实在景泰二十五年的时候,用过一次,但那次用的是古人的故事。



当时一共发布了一百套扑克牌,5400个故事,记录了四千年历史的动人故事。



皇帝太会拉拢人心了。



为什么三国人杰深入人心,因为一部三国演义,写得太精彩了。



三国之后就没有一个人杰了吗?



绝不是的,三国人杰厉害是厉害,后世历朝历代照样有厉害人物,只是缺少宣传罢了。



名臣名将,官位爵位谁都不缺,钱财家世源源不绝,缺的是什么?青史留名啊。



可看青史的人能有多少?



放在报纸上,接收一波流量,那会造成多么轰动的影响?



谁不想当关张赵?



宣传得当,本朝勋贵,也是关张赵。



老皇帝就满足他们,让他们当千古名将,青史名臣,你们想要朕就给!



所以,老皇帝虽然淡出朝堂,却又无处不在,人心被他玩明白了,哪个名臣名将,不愿意跟着这样的皇帝干?



太子就不行,脑子僵化。



大招还在后面呢。



老皇帝亲笔御书,景泰风云,书中配彩色插画,以的形式,描写大明景泰朝的征服世界的故事。



大明版三国演义。



其实也不是老皇帝写的,而是从民间召集一群家,集体的智慧,然后皇帝御书抄了几页,就打着这个旗号,刊印天下。



插画中,将景泰朝所有文武,画得惟妙惟肖。



把插画单独拿出来,也是一幅幅值得珍藏的名画,用写实的方式,绘画出人像、故事场面、剧情冲突等等。



皇帝、胡濙、于谦、王竑、姚夔、耿九畴、商辂、朱英、王越、项忠、韩雍、杨信、李瑾等等真容,将在书中看到。



噱头一波又一波。



全书,分三十册,共600万字。



配画足有十八册。



尚且未完待续。



其中还包含了大明藩王在国外的战争,如明奥战争,波兰战争,楚法战争,两西战争,东欧血战等等著名战役。



整部书,从景泰五十年就开始编纂,历时八年,终于编纂成功。



景泰朝,所有名臣武将,都会在书中登场。



一部,书写大明景泰六十年风云。



仅仅公布消息,就足以引爆全球报纸,登陆各大纸媒的头条。



皇帝要靠一本书封神。



带着文臣武将一起封神!



其实,这本书从编纂开始,审核编辑就是朝中所有官员,众人拾柴火焰高,朝中官员都是文学大拿,写不屑为之,但审美却是在线的。



对家来说,都是甲方爸爸,钱给足就好说。



从民间一共征召了1700位家,2500位画家,耗时八年,终于编纂成功。



算是依托史实的二创。



国庆当天,各大书店,同时登陆。



但第一波发行的,只有前三册,接下来每个月发布三册,十个月内发布完毕。



算上插图,四册以上,数量不固定。



这是世界第一部连载。



这样做的目的,是维持热度,增强民间话题度。



也是给印刷提供充足的时间。



各大书城预测,这部景泰风云,可能会超过三国、水浒,成为大明第一畅销书籍。



全国54省,书店同时登陆,印刷时间完全不够。



为了配合宣传,各大纸媒已经空出头版头条,对景泰风云这部书进行大规模宣传。



皇帝买下了天下所有城墙的广告位,宣传景泰风云。



这也是第一部官方,以皇帝、大臣为视角,描述对外战争,对内治理国家,开海后四十年的发展盛况等等。



故事以土木堡之变为起始。



老皇帝临危受命,被朝臣推上皇位,第一个高潮情节是,于谦的北京保卫战。



皇帝以漫画视角,让画师绘画,只看插画,也能明白其中经过,画作风格,偏重历史沉重的画风。



犹如一部古装电影,超级大制作。



每一幅画,都是经过反复核对,反复审核,反复商讨,不吝惜原料,追求到极致。



画风要美,还要写实,还要有意境。



可难倒了宫廷画师了。



北京保卫战胜利后,大明一片狼藉,看似强盛的大明帝国,其实已经到了举步维艰的地步。



前八年,初登大宝的景泰帝,出现了对权力的迷茫、痴迷等心理活动,在政治上恪尽职守,不敢有一丝懈怠,积极积蓄国力。



直到易储风波后,太子朱见济病死,皇帝朱祁钰才幡然醒悟,将全部心思放在治国上面,彻底放弃了权力传承,而是扑在国事上,一心积蓄国力,复仇瓦剌。



天子守国门,君王死社稷。



可在景泰八年,皇帝被害,夺门之变爆发。



第一册第二个大高潮开始。



然而,第一册戛然而止。



第二册开篇,是皇帝智破夺门之变,以王勤喋血奉天殿、范广及时救驾为终,终于平定了夺门之变。



皇帝并没有杀死兄长,而是宽容地放过了他。



夺门之变,让皇帝清晰知道,自己的不足,而夺门派处处难为皇帝,一身正气的于谦和胡濙,牢牢团结在皇帝身边,皇帝智斗文官,处死陈循,夺回权柄。



名场面是皇帝智擒陈循。



下半部分,蒙古叩边,屠城焚城,于谦第二次力挽狂澜,于边疆外击贼寇,内斗蛀虫,挖出庞大的走私集团。



第三册,于谦大功封国公,一场重病,险象环生,皇帝和朝中英杰,开始一心整饬吏治、国内政务,杀贪官,清理吏治等等故事。



前三册,主要立下皇帝的人设,皇帝是一个果敢、英明、一心为国的好皇帝。



至于朱祁镇,棺材板都盖不住了。



皇帝不止没藏着掖着,反而往死里黑他,首次提出留学瓦剌,叫门天子等称号。



关于皇帝的所有情节,都是经过反复修改,皇帝一看再看,最终才定稿的。



皇帝,才是景泰风云中的核心人物。



景泰朝能有今天,功劳最大的就是皇帝。



书里不止要写,还要大写特写。



让皇帝的光辉形象,深入百姓心中。



景泰朝的疑案,也会在这本书里,给出一个定论。



像于谦、胡濙等人,自然都是正面人物了,但需要家将暗斗写在文字之间,让细心的读者能看到机锋。



当然了,好重要的要吸引人。



很多平淡的情节进行了魔改,增加戏剧冲突,以吸引读者为主。



果然。



景泰风云前三册,一经发售,在民间引起了抢购潮,初期准备的一千万册,仅仅一天就被抢购一空。



各大印刷厂压力巨大。



因为插画都是彩色的,书里又以皇帝、大臣为蓝本,绝不能出现错漏。



所以,天下印刷厂加班加点的干活。



抢到书的书迷立刻挑灯夜读,看得如痴如醉,故事文学性、故事性都很高,整体比三国演义高出一筹。



看完后,又觉得很空虚。



这断章太恶心了!



看到爽呢,没了!



很多人找门路,想看到后面部分。



真的找不到,因为第四到六册,还没印呢,还在宫中藏着呢,各大印刷社都印不过来前三册,后面的还没送过来呢。



为了扩大印刷速度,推出了无插画版,和黑白插画版。

本章未完,点击下一页继续阅读

(1/3)

章节目录

大明景泰:朕就是千古仁君所有内容均来自互联网,零点小说网只为原作者萧蓝衣的小说进行宣传。欢迎各位书友支持萧蓝衣并收藏大明景泰:朕就是千古仁君最新章节