r />


陈献章、汤胤勣等人皱眉,觉得这正一道道长简直把人当傻子。



“陛下,佛教满天诸佛,皆可为皇子降世!”



隆善寺方丈更狠。



请谁下世呢?



曹吉祥看着他,本督想请你去地狱!



啪!



忽然之间,曹吉祥使劲一巴掌,抽在隆善寺方丈的脑袋上:“都他娘的动动你们的狗脑子!”



“这次本督是敲你的脑壳!”



“下次就把你的脑壳揪下来,当球踢!”



隆善寺方丈磕头求饶。



他打得和正一道一样的主意。



想让皇子当佛教的靠山,给佛教镀一层金钟罩。



他这点狗屁心思,都被曹吉祥看穿了。



所以抽他脑袋。



偏偏,曹吉祥在养心殿撒野,皇帝竟没有阻止。



“想点有用的主意!别打没有的心思!”曹吉祥又喊了一嗓子。



把皇帝吓了一跳,他瞥了眼曹吉祥。



曹吉祥吓得跪在地上:“皇爷,这些人记吃不记打,让奴婢好好教训教训他们,也就懂得伺候了。”



吴与弼跪在和尚道人后面,虽然这佛道心怀叵测,但也觉得兔死狐悲。



在曹吉祥眼里,他们只是奴婢罢了。



而曹吉祥,又只是仗着皇帝权势的阉奴,这样比较的话,他们在皇帝眼中连只蚂蚁都不如。



所谓悟道,悟到哪里,都得听皇帝的命令。



何其可悲。



最惊恐的还是孔家人。



真怕皇帝杀鸡儆猴啊,孔家就是最好的寄。



“狗仗人势的东西,滚出去!”朱祁钰呵斥曹吉祥。



“奴婢遵旨!”



曹吉祥麻利地磕个头,然后爬出去。



隆善寺主持这一刻都想抱着皇帝的腿哭,我们忍曹吉祥太久了!



曹吉祥快把我们欺负死了,陛下给我们做主呀!



把皇子赐给我佛教,当佛子是最好的了。



“你们也去偏殿跪着。”朱祁钰冷冷道。



转瞬,方丈的眼泪真出来了。



皇帝这不是为了他们出头,单纯的觉得他们没用。



不止没用,心思还坏。



“陛下……”正一道的道士还要说话。



啪的一声。



一道戒尺抽他的脸颊上。



他痛得不敢吭声。



养心殿,岂是他们撒野的地方?



朱祁钰看在眼里,长叹一声:“都是废物,私心重的废物!”



曹吉祥爬进来,缩头缩脑道:“皇爷。”



“天下百姓皆是愚民。”



“您说好,百官说好,民间执笔杆子的人说好,佛道儒都说好。”



“便众口铄金,便是天大的吉兆。”



朱祁钰撑起眼皮子:“站起来说话。”



曹吉祥谢恩后,站起来,弓着腰道:“皇爷,您大权在握,没人敢触您虎须的。”



“三龙降世是祸,四龙临朝就是福。”



“您说是福,就是福。”



这话有点绕。



曹吉祥的意思是,皇帝说好,天下就会有很多人捧臭脚,好的自然就更好了。



“可人心难测,终究有人爱唱反调。”朱祁钰幽幽道。



没有钦天监,他只能亲自下场,让佛道儒来充当钦天监,为皇子的正统性,给予足够的解释权。



可曹吉祥的意思是,这个解释权应该攥在皇帝手里。



而不是轻易放给佛道儒。



佛道儒只能是皇帝的工具,而不能把皇子当成筹码,和皇帝讨价还价。



“皇爷,厂卫是干什么吃的?”



“若连这点事都处置不了,干脆裁撤了便是。”



曹吉祥幽幽道:“奴婢不才,愿意为皇爷执刀。”



朱祁钰眼睛一亮:“朕说什么,就是什么?”



“皇爷,谁反对,谁该死!”曹吉祥无比认真。



正统性的解释权,不应该放在民间笔杆子手里。



而是应该攥在自己手里。



这样的话,就不需要钦天监擦屁股了,自己就能擦,想怎么擦就怎么擦。



朱祁钰斟酌。



“皇爷,您开疆拓土,功比秦皇汉武。”



“难道还需要那些废人评论您吗?”



曹吉祥进言道:“如今热河、宁夏都缺人。”



“未来重开西域,西域更缺人。”



“将这些人流放过去,中原安稳,边疆快速汉化,好处多多,您说呢?”



这话说进朱祁钰心坎儿里了。



边疆缺汉人啊。



以后还有西南,都需要大量汉人填充进去。



“偏殿那些人怎么处置?”



曹吉祥做了一个杀的手势:“没用的人,留着他们干什么?”



陈献章还是他老丈人呢,能杀吗?



但他知道,曹吉祥说的是僧道,不包括孔孟颜曾,吴与弼、汤胤勣等人。



朱祁钰微微颔首:“不必杀了,广西缺人,去广西念经去吧。”



“皇爷圣明。”



这样一来,解释权就攥在皇帝手里了。



四龙临朝,想怎么吹就怎么吹。



“皇爷,皇子是真龙的儿子,未来是要科举正途的,万勿和佛道产生关联。”



曹吉祥生气之处,在于正一道和隆善寺的私心!



他让皇子变成神佛转世。



这不是在帮皇子,而是用皇子的政治身份,充作他们的保护伞,重振佛道。



别忘了,皇子未来是要参政的,长子更是要承嗣皇位的!



一旦变成了某个神佛转世,未来必然会倾向于某一教,极有可能重现大元政.教合一之势。



而且,这会引起士大夫的反对。



和佛道掺和在一起,就等于和士大夫作对,这样的皇子,如何承嗣大统?



哪怕是藩王,那也不能崇信某教,这样的儿子,皇帝是不会喜欢的。



诚然,用这个办法能将现在的困难解除。



问题是,后患无穷。



朱祁钰也看透了这点,所以才骂这些人是废物,私心重的废物!



“曹吉祥,让你掌管巡捕营,屈才了。”



朱祁钰赞扬道:“不过,佛道归你管,朕没挑错人。”



“好好干,你的未来不可限量。”



曹吉祥激动地磕头。



他没说错,一旦皇子和佛道产生关联,斩不断理还乱。



最可怕的是,单一教派的抬头!



朱祁钰改立宗录司,就是全面发展各教,哪个教派发展,他都听之任之,但绝不鼓励,也不支持。



他支持的只有一点,就是利益!



何时佛教蔚然大观,他就扶一把道教,道教发展大了,他就扶一把喇嘛教,喇嘛教难以制衡,他就推动回回教。



总之,所有教派,都会成为他统治这片土地的工具。



工具,绝不能凌驾在主人头上!



那就不是工具了,而是傀儡!



佛道想在皇子身上播下种子,等待生根发芽,简直是痴人说梦。



朕的儿子,注定都要做一国之君的,会让尔等操纵?



“冯孝!”



朱祁钰忽然出声:“佛道诸人,抽三十鞭,其教派流入广西,为其建庙建观,传佛布道去吧。”



“奴婢遵旨!”冯孝磕个头,让人去办。



很快,能听到清晰的鞭子声。



却没有惨叫声。



因为不敢叫,谁敢叫,就用戒尺抽他的脸颊。



吴与弼等人看着行刑,差点被吓惨了。



却在这时,他们又被宣诏入殿。



“孔承元,文宣王最近过得可好啊?”朱祁钰忽然问。



“回陛下,文宣王在盖州生活尚可。”



“近来他也参与了农事,还颇得徐太监真传。”



“徐太监说他有农业之慧根。”



“文宣王勤勤恳恳,不怕苦不怕累。”



徐太监就是徐珵。



“得到了徐珵的夸赞,可不简单啊。”



朱祁钰笑道:“告诉文宣王,好好务农,农业是天下根本,若他能编写一本农书,必将载入史册。”



不管是不是作秀。



现在就需要用到孔家了,自然得给些好处。



别看朱祁钰厌恶孔家,拆分孔家。



但孔家,有的时候非常有用,比如现在,儒教的解释权,就在孔家手里。



但现在,这个解释权,朱祁钰想拿回来。



“陛下,孔家乃大明忠臣,陛下鹰犬,愿为陛下驱使!”



这是个聪明人。



懂得投桃报李。



皇帝给了孔家好处,孔家自然得回报皇帝。



孔家拿得出手的,就是儒教解释权,皇帝很需要这个解释权。



“四龙临朝,亘古未有,还得请文宣王查找典籍,从圣人经义中找一找昭示。”



四书五经是一只筐,什么都能往里装。



所有理论都是一样的道理。



只不过是把文言文,变成了白话文,从孔圣人变成某圣人而已。



归根结底,都是一样的道理,只是换了不一样的用词而已,毕竟亘古以来,道理就这些。



当然了,这东西都是用来歪的。



就如祖制,就是用来曲解的。



“臣等遵旨!”孔承元磕头。



“古人诗歌典籍,怕是也有昭示,汤胤勣,就交给尔等了。”



朱祁钰又看向吴与弼。



吴与弼磕头:“陛下,草民等也愿意重读经义,整顿理学,寻找先机。”



朱祁钰颔首:“如今孔家迁入各地的,已经安家落户了,朕准尔等可书信来往,看看朕有没有薄待这些人。”



孔承元连说不敢。



“西北、西南文脉衰微,朕欲用圣人之后,重振文脉,重塑文心。”



朱祁钰认真道:“孟圣、颜圣、曾圣后人,是否也需要为国朝尽一份力啊?”



三大家族就知道会有今天的。



“臣等家族,自先祖起,便随时准备为汉人献身!”



三姓人跪在地上:“臣等家族,更愿意为大明奉献,只要陛下一句话,臣等家族愿意填充去各地!绝无怨言!”



拒绝是不可能的。



还不如躺平,任皇帝施为便是。



最好能得到皇帝的赏赐,若得一文爵是最好的。



朱祁钰展颜笑道:“朕欲建先圣庙,四圣必入其中!”



“四大家族,朕也绝不薄待。”



“去了地方,是重塑文脉,再造文心,自然要封官许诺,朕绝不吝惜赏赐。”



朱祁钰笑道:“朕欲在广西,建一座孟圣庙,尔等以为如何?”



谁也没想到,皇帝说四龙临朝的时候,居然说上了政事。



以孔家为代表的儒教后人家族,已经躺平了。



皇帝说什么就是什么,我们不反对,不支持,不拒绝。



“臣等谢陛下隆恩!”



孔家南宗,和皇帝不亲,朱祁钰手里也没把柄。



不如请孟圣去镇守西南。



顺道还能镇压安南,何不美哉。



没去考,今天也在发烧,不敢走啊,结果下午奇迹般好了,这事太怪了,难道我注定是码字工了?进不了体质躺平了?



(本章完)(3/3)

章节目录

大明景泰:朕就是千古仁君所有内容均来自互联网,零点小说网只为原作者萧蓝衣的小说进行宣传。欢迎各位书友支持萧蓝衣并收藏大明景泰:朕就是千古仁君最新章节