而在延禧宫。



胡贵菊脸色惨白,刚刚经历了血崩,被人参吊住了性命,人命大熬过了这关,但元气大伤。



“兰儿,你哭什么呢?”



胡贵菊经历两次生死,很多事都看开了。



“娘娘,奴婢没哭呀。”



兰儿已经听说了,皇帝在诏见群臣,要杀两个皇儿,只留一个。



因为三个孩子,都是同一天出生的。



两个是亥时,一个是子时。



她也没想到,自家小姐火急火燎的生孩子,结果一手将孩子送去了阎王殿,着实好笑又可气,却又极为无奈。



“你自幼服侍本宫,本宫对你太熟悉了。”



“伱刚才哭过了。”



“出了什么事,跟本宫照实说。”



胡贵菊能捡回一条命来,是兰儿不停安慰她、守着她。



妇人生产的鬼门关,真的需要丈夫陪伴。



奈何产房血气太重,男人不能入内。



听说皇帝来延禧宫看了一眼,她心中稍定,才充满活下去的勇气,才熬过了这一关。



可她并不知道,皇帝来延禧宫,是兰儿骗她的。



是贺知恩骗了兰儿,说皇爷来了又走了的。



“娘娘,您经了两次鬼门关,顺利挺过来,诞下小殿下。”



“奴婢心中开心,所以才哭泣的。”



“是喜极而泣。”



兰儿可不敢将消息告诉胡贵菊。



现在的胡贵菊,还在鬼门关口,一旦知道自己的孩儿有死亡的风险,估计她会立刻就血崩而死。



“是呀,以前听人说,生孩子是一道鬼门关。”



“当时还不信呢。”



“如今遭了一遍,才终于信了。”



胡贵菊声音低弱:“好在熬过去了,陛下保佑,是个皇儿。”



“对了,快把皇儿抱过来,让本宫看看。”



“看看这孩子像本宫多一些,还是像他父皇多一些。”



她精力不济,也没想太多。



兰儿赶紧应着,让乃娘把小殿下抱来。



她已经嘱咐过乃娘了,若敢乱说话,就把她满门抄斩!



乃娘是知道胡家权势的,自然不敢多说。



胡贵菊看到自己的儿子,顿时脸上露出笑容,轻轻抚摸他的小身子:“儿啊。”



“娘千辛万苦才把你生下来。”



“看到你,娘受的所有苦都值了。”



“以后呀,你要健健康康长大,读书明礼,日后好为你父皇多多分忧。”



“你父皇一定会喜欢你的。”



她笑容满面,充满安详。



实在是困累了,说着说着,声音愈发低,人也就睡着了。



而在奉天殿上。



朱祁钰闭目凝神。



胡氏产后大血崩,好在命大,保住一命。



倘若胡氏有个三长两短,胡濙必然会心生隔阂。



“究竟是谁,给延禧宫透露信息的呢?”



“她要干什么?”



“让胡濙和朕反目成仇吗?”



朱祁钰想不明白:“胡濙会为了一个孙女,就背弃朕吗?”



朝臣陆陆续续入宫。



连养病的胡濙,也被请来。



所有人神色肃穆,皇帝深夜诏百官入宫,传递出来两个政治信号。



第一,皇帝又要换太子了!



皇帝有了亲儿子,就想让自己儿子当皇帝,虽是人之常情,但如今朝堂不稳定,皇帝却不顾现有东宫,有再易太子的打算。



第二,天降三龙,杀谁留谁,皇帝无法抉择,缺一个背锅的官员。



能决定皇子生死的官员不多。



于谦和胡濙,都有这个资格,甚至王文、李贤、林聪、张凤也有这个资格,问题是这些人都在地方。



只有于谦和胡濙在朝中,只能从这两位中间挑出一个人背锅。



而胡濙又是胡妃的爷爷,亲亲相隐或大义灭亲,让他决定过于残忍,而且他又患病在身,经不起操劳。



只能苦一苦邢国公了。



你功高盖世、地位崇高,身上多几个黑点没问题。



哪怕成了霍光,起码得到了善终,死后被挖坟鞭尸,满门抄斩,人都死了,管他洪水滔天呢。



朝臣都异样的眼神看着于谦,于谦满肚子苦水,无处倾诉。



皇帝心乱,朝臣心也乱。



陆续进入正殿,山呼万岁。



又朝着皇太后跪拜行礼。



“诸卿。”



“朕这心情啊,犹如从山顶一跃而下,坠入谷底啊。”



朱祁钰缓缓开口:“天下臣民,千盼万盼,盼来了龙子。”



“结果一天时间,上天降下三个龙子。”



“朕的心很乱,请皇太后代朕说话吧。”



你礼貌吗?



凭什么让哀家说?



孙太后扶额,想装晕。



朱祁钰却森冷地看了她一眼,你敢装晕,朕就敢让你抱着孩子去死!



孙太后目光一闪,清了清嗓子:“哀家是后宫妇人,无才无德,不懂前朝治政,也不敢多言。”



“但天降龙子,毕竟涉及到哀家孙儿,是前朝政事,也是后宫的家事!”



“陛下年轻,又怜子心切,不忍说之。”



“请哀家代言。”



“哀家说的对错,诸位卿家还请担待。”



孙太后先把自己摘清楚,千万别到时候指哪个孩子该死的时候,让她来指,她可不想去地下伺候先帝。



朝臣也看明白了,皇帝是真不想当恶人。



他把孙太后推出来。



等于多加一个备用人选,毕竟有资格指孩子生死的,两宫太后都能做主的。



但看孙太后这意思,怕是不愿意蹚浑水,只能由于谦来指了。



于谦真的日狗了。



老夫好好的在家睡觉,谁知锅从天上来,还是口大祸临头的锅。



孙太后缓缓道:“哀家认为,太子无德无才,难以承担东宫大位。”



“而今三龙降世,又是祸非福。”



“只能去其两龙,留其精华,承嗣大统!”



朱祁钰瞳孔猛地一缩,谁让你提东宫之事了?



还嫌不够乱吗?



易储是那么简单的事吗?



再说了,孩子才刚出生,如何承嗣大统?朱见济的经验教训,忘了吗?



朝臣也懵了,东宫是一个很敏感的话题,孙太后却摆在明面上说。



尤其在三龙降世的诡异当口,这是让皇帝翻船啊!



宫中无小事。



尤其是皇子降临,那是关乎社稷的大事!



而有相士预言,三龙降世,是凶兆,民间必然谣言四起,唾骂皇帝无德,方有凶兆降世。



这是对皇帝的声望致命打击。



偏偏这个时候,孙太后却说出了易储之事,乱上加乱,烈火烹油。



天家和睦的遮羞布,彻底扯下来了。



“启禀圣母,太子年龄尚小,未犯大错,尚可调教,请圣母收回成命。”



胡濙跪在地上,为朱见深背书。



这是在帮皇帝。



可是,有了胡濙背书,朱见深的太子之位也变得稳定。



孙太后就等这句话呢吧?



朱祁钰目光阴鸷,盯着孙太后的背影。



“老太傅此言甚是,想来陛下也是这般想法。”



“但若不易储,三龙降世,是福非祸、”



“天家添丁进口,是普天同庆的好日子!”



孙太后继续作死。



胡濙小心地向上挑了一眼,陛下您被挟持了,就眨眨眼!



偏偏皇帝没有任何动静,安静地看着孙太后表演。



“圣母,今日朝会讨论的是三龙降世之事,和东宫无干。”



胡濙在救孙太后。



别折腾了,皇帝什么性格您还不知道吗?亏没吃够?



孙太后却笑道:“老太傅此言差矣。”



“若非为了承嗣大统,多子多福,孙儿越多,越说明我朱家昌盛,大明国祚延绵。”



“那是天大的好事。”



“可涉及到江山社稷,三龙只能留一个!”



“才是祸非福!”



这个时候,若朱祁钰一脚把孙太后踹下丹墀。



会不会很爽?



“皇太后,可是太子有不孝顺之处?”朱祁钰无奈开口。



群臣战斗力太弱。



朱祁钰只能亲自上阵。



孙太后略微惊恐回眸,万一皇帝站起来,踹她一脚。



堂堂大明皇太后从丹墀下滚下去。



不说伤得怎样,她的名声可就彻底毁了。



只剩下去地下伺候先帝一条路走了。



“陛下此言何意?”孙太后抿着唇问。



“皇太后口口声声易太子。”



“朕以为是太子侍奉皇祖母不孝。”



“倘若为真,朕立刻下旨,废谪太子,另立新君!”



朱祁钰断章取义。



孙太后脸色微变,皇帝把锅扣她头上,闷声道:“太子自然是孝顺的。”



“只是陛下要去二留一。”



“哀家以为陛下有改立太子之意。”



“是以替陛下说出来。”



缩在人群里的朱见深,只能爬出来,让皇帝和皇太后看到。



太子是半君,理应站在朝臣前面的。



奈何朱见深害怕皇帝,缩在姚夔的身后,缩头缩脑的。



“皇太后要揣测天心吗?”朱祁钰语气微寒。



任何人揣测天心,都是大罪!



孙太后早就知道,皇帝最擅长断章取义,穿凿附会,郢书燕说。



“哀家虽是帝母,但也不敢揣测陛下之心。”



“只是顺口说出来罢了。”



孙太后笑着说:“太子是您的儿子,和后妃诞下的龙子一样,都是哀家的亲孙儿。”



“哀家也是爱孙心切。”



“担心您有了小儿子,就冷落大儿子罢了。”



这才叫绵里藏针!



不跟着朱祁钰的节奏走,反而把朱祁钰带入她的节奏,用亲情混淆政治,还将了朱祁钰一军。



孙太后政治敏感度太高了。



她用胡濙的话,给太子背书。



然后不停搀和东宫事,目的就是把自己摘清楚。



大明祖制妇寺不得干政,她不停掺和前朝事,就是想逼皇帝让她闭嘴。



她是真不想蹚浑水啊。



左都御史李实,就看透了孙太后的目的,所以不敢进言。



这是皇帝和皇太后斗法,大家退远点,别溅一身血。



“求圣母宽恕!谢陛下慈爱!”



“孙臣本就无才无德,文恬武嬉,忝居东宫大位,实在是尸位素餐、鸠占鹊巢。”



“孙臣愿意退位让贤,让给弟弟们!”



“请陛下选出贤德的儿子,承嗣大统!”



“儿臣愿意退位让贤!”



朱见深爬出来,不停磕头。



孙太后脸色僵硬,哀家和皇帝斗法,你搀和个屁?



但仔细想想。



这番话可不是在帮皇帝,而是在为他朱见深自己博取好名声。



他未必愿意当这东宫太子了,但他需要一个三让不就的贤德名声,保他安稳一生。



“太子,起来!”



朱祁钰瞟了眼孙太后,旋即看向朱见深,冷冷道:“你是半君。



“就该有半君的样子!”



“东宫之位,岂是你随便推拒的?”



朱见深莫名打了个哆嗦,皇帝不会让他指定两个孩子去死吧?



“求陛下恕罪,儿臣无文无武,文恬武嬉,嫉贤妒能,一无所能。”



“读圣贤书便头疼,看见美人就走不动道。”



“忝居东宫大位,是对列祖列宗的不敬。”



“还请陛下择贤而嗣。”



“弟弟们初生,又是真龙转世,必胜儿臣百倍。”



“求陛下开恩,允准儿臣退位。”



“赏儿臣一个逍遥王爷,再赐万千美人,儿臣这辈子就心满意足了!”



朱见深绝顶聪明!



换做以前的朱祁钰,他打死也不肯退位的。



但眼前这个怪物皇帝,怎么可能把皇位传给他呢?用脚指头想都知道。



自己乖乖退位,还能捞个亲王,享受一生。



若不识相,怕是只剩下一杯鸩酒了。



自己退位,还能捞一个贤德名声,受用终身。



“闭嘴!”



朱祁钰厉喝:“储君便是储君,除非犯下大错重错,否则谁敢动你太子之位?”



“别说是朕,就算你的弟弟们长大了,也得敬你为兄长。”



“皇位第一顺位继承人,永远是你!”



朱见深直接吓尿了!



皇帝真要送我一杯鸩酒啊!



您不能这么狠心啊!



我什么都听您的了,为什么还要这样对我?



“儿臣请陛下收回成命!”



朱见深崩溃大哭,就不能放过我吗?



“不许哭!”



朱祁钰站起来,掠过孙太后,走到朱见深的面前。



将他提起来:“站好了,你是太子,是大明的储君!”



“朝臣都看着呢,要有点储君的样子!”



说着,他将朱见深正面对着朝臣。



“跪下!”



朱祁钰指着朝臣:“磕头!”



朝臣都懵了,难道要让太子抱着两个孩子去地下侍奉先帝?


本章未完,点击下一页继续阅读

(1/3)

章节目录

大明景泰:朕就是千古仁君所有内容均来自互联网,零点小说网只为原作者萧蓝衣的小说进行宣传。欢迎各位书友支持萧蓝衣并收藏大明景泰:朕就是千古仁君最新章节