欧信进入河源城门。



有人藏在城门后,当欧信入门时,便试图关闭城门。



结果,林锦和冯升,一左一右,直接把人反杀,然后带兵把守住城门。



欧信则带兵进入河源。



尚先生完全懵逼,城里有内鬼?



打开其他门逃命而去。



卜新则向欧信请罪。



进了县衙大堂,欧信派人去平定城内战火,再打探退军退往何处?



“下官愿束手就擒!”卜新不敢潜伏了。



尚先生这伙人实在水平太低了。



大好局面,玩崩了。



“这河源,还有心向大明的吗?”欧信早就料到了,知县卜新叛变投敌。



卜新心头一抖,磕头道:“大人,吾等都是没办法的呀……”



啪!



冰冷的刀锋,搭在卜新的肩膀上:“老子不想听废话,说,反贼都是什么底细?”



卜新一五一十招了。



尚先生叫尚俭,祖上是永安富户,后来跑了海线,当了海商,聚集了一伙强人,在甲子澳里做海盗。



惠州府最先起义的,是一个叫海云的土司,但在攻打宽仁里时,被流矢射中,人死了。



而海云的儿子不能服众,被叛军杀了。



导致叛军群龙无首,四分五裂。



而驯雉里的土匪林瞎子,则提议先打下永安者为王。



这才让这伙叛军稳定下来。



林瞎子是永安人,本想通过门亲故就,打开永安城城门,当大王。



结果永安城城门没打开,反而林瞎子把命搭进去了。



县内巨富尚俭,趁势而起。



他打开了永安城城门,当上了这伙乌合之众的匪首。



说来也戏剧,这伙乌合之众进入永安城,烧杀掳掠,无恶不作,尚家也有几支遭了殃。



尚俭杀人立威,仗着海盗老兄弟,当上了叛军的老大。



但叛军里面有很多人不服。



故而分成几路,分别攻打老龙埠、蓝口、河源,和海丰、碣石卫。



尚俭北上,要打开通往江西的道路。



“你知道得很多呀。”欧信按照他说的,看地图。



如今老龙埠、蓝口、河源之危已解。



摆在尚俭面前只剩下三条路。



一条路是西进攻打龙门,入广州府。



其二北上攻打新丰,入韶州府。



其三就是攻打连平,连平往北全是山路,可不好走呀。



“尚俭已经派兵去攻打海丰了,他们退去后,肯定会往海丰方向走。”卜新是这样认为的。



欧信却摇摇头:“打海丰多绕路啊,该去打连平才是。”



“林锦!”



“给你五百兵,守住河源!”



“来人,派兵联络刘公公,守住龙门!”



“惠州交给欧信!”



龙门是通往广州府的水路闸口。



欧信让人准备吃食。



手下都是土兵,扰民之事,在所难免。



兵卒苦累,他也不敢管得太狠,尽早离开,才是最好的解决办法。



至于受苦的百姓,只能说气运不济了。



休息一夜。



欧信率兵北上。



去连平乘船只能坐到长吉里,剩下的路得靠双腿。



杨梅坪还有他留下的守军,蛮将依智高负责屯守。



他派人联络。



前后夹击连平。



而尚俭,还想不明白,他天衣无缝的计策,欧信是怎么看破的?



连连败退,手下已经不稳了。



他手上约莫有八万人,逃命几天了,一路往北,走过繁华的城市,来到山区城市。



洗劫了几个村子,穷得他们真是含眼泪走的。



那些村民还听不懂汉话,个个桀骜,杀将起来,他们比反贼还凶悍呢,把反贼给杀败了。



尚俭一路往北,油水没有,还挨揍。



导致军心不附。



已经有兵卒逃窜了。



尚俭虽然不善统兵,但有钱呀。



他把自己抢来的金钱发给手下,却还是阻挡不住军队自溃。



军队刚刚到连平。



看见这座建在山里的城池,守军脸上纹身,一看就知道不是汉人,顿时想起被附近村子支配的恐惧。



很多兵卒在逃窜。



也有人密谋杀掉尚俭,找欧信领功。



本就乌合之众,此刻人心彻底离散。



当欧信靠近连平。



叛军竟不战而溃了,也不攻打城池了,四散逃逸。



把欧信整不会了。



打这么多年仗,没见过这种仗啊。



没开打,就接收俘虏。



而尚俭乔装打扮后,准备从乱军中逃脱。



驻扎在杨梅坪的依智高率军而来。



连平也打开城门。



近百皂吏,拿着杀威棒冲出来,见人就打。



场面十分戏剧。



尚俭被打得满头是血,被叛军给踩踏而死,他的脑袋被送到欧信手中。



突然掀起来的惠州北部叛乱,仅用了二十余天就平定了。



但留下的却是满目疮痍。



只有时间才能抹平一切。



欧信收拢了六万多降兵,剩下的不知道逃哪了。



这个时候,他才收到刘震海寄来的信。



他会心一笑:“回去告诉刘公公,江西的路,已经堵死了!”



接下来,就是南下平叛。



只要堵住江西的路,欧信的压力就没这么大了,叛军如何闹,也逃不出他的手掌心。



金忠也收到了刘震海的求救信。



“该死的逯杲!”



金忠拍案而怒:“若坏了皇爷的算计,本督亲斩他的狗头!”



他被困在鄱阳。



因为鄱阳存放着海量的银子。



只能封锁江西的道路,隔绝江西。



因为时间太久了,城门正常开放,江西境内可以流动,但不许出江西。



这导致民间怨声载道,生员们上书给皇帝,求皇帝重责锦衣卫。



他们不就暴露了吗?



老百姓务农,有多少人一辈子都没出过村儿!家里饭都吃不饱,哪有心思瞎溜达呀。



想出江西的,不就是商贾,或者某些别有用心的人嘛。



但这种声音越来越大。



很多读书人,跑到鄱阳城,围门辱骂金忠。



金忠无奈道:“给杨信送信,让杨信派兵封锁广东沿线。”



“大人,那些读书人又来了!”朱六留在金忠身边,帮衬着金忠。



闫方等锦衣卫还在养伤。



金忠目光闪烁:“你说他们是真来鸣冤的?还是惦记鄱阳的银子的呢?”



沈瑄被抓,江西肯定知道了消息。



押送银子的船,朱永是假,张善才是真。



而张善回来,押送第二批银子的时候,这些读书人就开始堵门骂人,金忠处置几次,但越聚人越多。



江西是钟灵毓秀之地,盛产读书人。



禁令解开,海量的读书人齐聚鄱阳,鄱阳小城反而发达起来,成为鄱阳湖畔的明珠。



“大人,小的也不懂雅。”朱六真不懂。



金忠让他退下。



若是打探银子虚实,说不定还能再来一计。



“等朱仪入城后,让他来见本督。”金忠计上心头。



而在宫中。



于谦拖着病体入宫。



按理说,这个时间宫门已经落钥了,不该进宫的。



但于谦跪在冰天雪地里。



朱祁钰让人用吊篮吊他入宫。



胡濙、王竑、王复、岳正、孙原贞、耿九畴、白圭、姚夔、王越、仪铭等阁部重臣,全都来了。



全都吊入宫中。



朱祁钰已经准备睡觉了。



重臣却来了。



朝臣入殿后,跪拜行礼。



“诸卿先别说话,朕知错了。”



朱祁钰站起来,向朝臣躬身行礼:“朕以后不玩闹了,诸卿见谅。”



皇帝向朝臣低头,破天荒第一次。



但于谦等人却跪着不起来。



于谦脸色惨白,还在咳嗽:“陛下,皇位岂是儿戏啊!岂是您说让就让的!”



“祖宗英灵降怒,岂是您能承受得呀!”



“这是要载入史册的呀陛下!”



于谦眼睛通红,怒其胡闹。



胡濙厉喝道:“君上如此戏谑,置大明于何地!置江山社稷于何地!”



王竑一头可到底,悲戚怒吼:“陛下呀,太宗英灵,岂能被随意惊动的!”



“您这是让祖宗泉下之灵,不得安息啊!”



这话太重了。



朱祁钰感受到了庞大的阻力。



“朕知错了!”朱祁钰知道自己玩大了。



让皇位可以。



但不能把太宗英灵招来呀,这是让皇位吗?



这是让祖宗不安,这是霍乱天下的征兆啊!



若换在汉朝,皇帝都能被废掉。



“诸卿起来吧。”朱祁钰近乎哀求。



“老臣不敢起来!”



孙原贞寒声喝问:“陛下视天下为儿戏,视祖宗而不顾,老臣担心这一起来,大明就不存在了!”



“陛下,您太过分了!”耿九畴低声道。



王越却道:“陛下,祖有德宗有功,合谓祖宗!”



“行善必昌,不昌,祖上有殃,殃尽必昌;”



“作恶必殃,不殃,祖上有德,德尽必殃!”



这话说得太重了!



“朕知错了!”朱祁钰躬身行礼。



真的玩大了。



不怪人家骂他,这要是传扬出去,他本就不好的名声,更毁了。



如今可是整饬江西呀,虎视眈眈之人不知凡几。



他现在就该韬光养晦。



“身为臣子,不能辅佐君王;”



“身为托孤重臣,不能佐视君王。”



“皆是老臣之罪,老臣愿以死而谢天下!”



胡濙重重磕头,目光决绝。



“老太傅,朕知错了!”朱祁钰再次行礼。



“大明因陛下而中兴,也因陛下而猝亡!”



于谦的话说得也狠:“微臣愿在中兴时而亡,不愿看大明猝而哭!请陛下赐臣死!”



“邢国公,朕知错了!”



朱祁钰没有直起腰来,说了第五遍知错。



“诸卿,朕知错了!”



第六遍!



朱祁钰最大的错误,就不该把太宗皇帝搬出来,装神弄鬼。



这是对祖宗的大不敬。



太宗皇帝显灵,难道是大明到了危难关头吗?



否则为什么显灵?



民间会不会出现这种揣测?



某些野心家,会不会以此来鼓动皇帝得位不正,进而叛乱呢?



政治后果实在太严重了。



朱祁钰犯了大忌。



“朕知错了,诸卿请起!”



第七遍。



胡濙幽幽一叹,慢慢抬起头:“请陛下牢记这七个知错。”



“江山社稷,绝非儿戏。”



“绝不能因逞一时之快,就将祖宗英灵,置于儿戏。”



“这不是贤君所为,更不是卓越君主所做的事情!”



幸好,胡濙给他递个台阶。



“绝无下次,请诸卿为朕做个见证。”朱祁钰苦笑。



“咳咳咳!”



于谦剧烈咳嗽起来,用手遮住口鼻,却有鲜血流出。



“邢国公身体可有大碍?”朱祁钰吓了一跳。



如今军中最大支柱就是于谦。



于谦可不能死呀。



“谢陛下关心,微臣身体无碍。”于谦用绢帕净手,然后把

本章未完,点击下一页继续阅读

(1/3)

章节目录

大明景泰:朕就是千古仁君所有内容均来自互联网,零点小说网只为原作者萧蓝衣的小说进行宣传。欢迎各位书友支持萧蓝衣并收藏大明景泰:朕就是千古仁君最新章节