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好家伙,十两!”



“斯哈斯哈,谁羡慕哭了我不说!”



“靠,货真价实的‘厂条’。”



“‘厂条’?什么意思,还有不是厂条的金条吗?”



“十两,岂不就是一斤黄金!?”



看见弹幕里不停有各种疑问。



程泽摇摇头道:“那时候的十两,相当于我们现在312克。”



一条大黄鱼,几乎可以贯穿起一部民国金融史。



早在民国初年,世界各国就已经开始采用金本位的货币制度。



市场上黄金交易量激增。



而龙国申城的黄金交易量仅次于日不落的雾都以及阿美利加的罪恶之都。



1935年,龙国的法币政策规定,所有黄金和白银都必须到国家银行兑换成法币。



到了内战时期,迫于飞速增加的通货膨胀,只得再度铸造金条。



等抗战进入尾声,黄金储蓄也面临到期。



内迁的中央造币厂在巴郡租下厂房,将从阿美利加进口过来的四百盎司大金砖进行冷轧切割加工。



金条就是由此改制而成。



这些由中央造币厂改制而成的金条,就是所谓的“厂条”。



用于黄金储蓄的到期兑付以及充当临时军饷。



共四种重量。



分别是十两、五两、一两和半两。



其中一两重的就是大家口中经常提到的“小黄鱼”,十两重的则是“大黄鱼”。



“312克也很多啊,就算是按照现在的普通黄金价格来算,也得十几万了。”



“说出这句话,说明你对民国时期的大黄鱼购买力一无所知。”



“当时,一根小黄鱼可以兑换大洋四十块,一根大黄鱼就是四百块。”



“皇城根底下十刹海旁的四合院,才一百块大洋!”



“那岂不是说在当时一根大黄鱼就能买下四座四合院?太恐怖了。”



“要是在今天也能有这个购买力就叼了,这么多大黄鱼岂不是买下半座四九城。”



程泽笑着摆了摆手:“这可不兴瞎说啊。”



这种民国大黄鱼当作古董金条,每根的价格在四十万上下。



清点了一下,大黄鱼共四十根整,折合龙国币一千六百万左右。



在码放整齐的大黄鱼旁边,放着一只密封的坛子。



对于坛子里会放着什么东西,直播间的网友们和程泽都有一致的共识。



银元!



军需木箱,摆在几十根大金条旁边,不是银元还能是什么!



密封罐打开有些麻烦,但是程泽没有使用旋风铲暴力拆卸,因为铲子会不可避免产生磕碰,破坏银元的卖相,影响其价值。



“啪——”



罐子被程泽用巧劲打开。


本章未完,点击下一页继续阅读

(2/3)

章节目录

疯了吧,你管这叫民间挖宝?所有内容均来自互联网,零点小说网只为原作者咔咔一顿炫的小说进行宣传。欢迎各位书友支持咔咔一顿炫并收藏疯了吧,你管这叫民间挖宝?最新章节