兵马未动,粮草先行。



征李氏朝鲜这一战,朱爽共调集精兵二十余万,征发随军的民夫、工匠五十余万。按照古代的统计标准,可以称之为百万大军了。



所需的粮草、物资,完全就是天文数字,若非这两年国内玉米、土豆种植区扩大,多地喜获丰收,国库收入暴涨,朱元章是不会同意开战的。



朝廷里,也有很多文官反对。毕竟朝鲜历来就是中原王朝的藩属,对大明也算恭顺。



虽说这会不断向北扩张,抢了女真人的土地,问题女真各部也没归顺大明啊!



无故征讨藩属,在很多文官看来,是有失道义的,典型的穷兵黩武。



奈何朱元章都同意了,一众文官也不敢上表劝谏。



倒是一众武将勋贵很兴奋,得知又是朱爽挂帅出征,纷纷找门路想随军。



连回凤阳养老的冯胜,都给朱爽写信,想要为大明再尽一份力,却被朱爽回绝了。



在他看来,冯胜年轻的时候,确实厉害。



可到了这会,已经没有多少用武之地了。



他虽拦着朱元章,不愿老爹清洗开国元勋,却也没打算着继续重用这些人。



在朱爽看来,似平安、盛庸这种年轻又有能力的将领,才是值得重用培养的。



眼见此刻东南沿海倭乱已平,朱爽将平安召回,命他统领京营兵马三万,护送自己及王弼、曹震、何荣等一众将领出金陵,沿运河向北平进发。



路过兖州时,鲁王世子朱肇煇携王府长史及兖州府官员,到城外迎接。



“臣,鲁王世子朱肇煇,叩见太子殿下!”



朱爽望着眼前这个年仅八岁的小孩,只能暗暗叹息,心说孩子命苦,老十造孽啊!



原本历史中的秦王朱樉,是一个被朱元章骂做死有余辜的人。



而鲁王朱檀,所作为为比朱樉更加禽兽。



他是郭宁妃的儿子,自幼非常聪明好学,为人谦恭谨慎,诗词歌赋、琴棋书画均有所精通,算是一个风度翩翩的贵公子。



《明史记载,称朱檀是:“谦恭下士,博学多识,好文礼士,善诗歌。”



可惜,好好一个人,长歪了!



朱檀成年后,与信国公汤和的女儿成亲,年仅十五岁便去封地就藩了。



朱檀最初还是勤政爱民的,治下百姓也能安居乐业。



可他毕竟年纪还小,没了父母管教,还有偌大的权力与财富,很快就放飞自我了。



最要命的是,一群信奉道法方术的人,聚集到朱檀身边,整天跟他说什么长生不老之法,怂恿朱檀修炼丹药,永远享受这种美好的生活。



这真是不怕没好事,就怕没好人。



申公豹他娘,坏事的母子啊!



朱檀居然信了,鲁王妃更是贴心的为其“排忧解难”,派人暗中抓男童做药引……。



事发之后,鲁王妃被朱元章赐死,朱檀被处以髡(昆)刑,就是把全身上下的毛都剃光。



这种刑罚伤害不大,侮辱性极强。


本章未完,点击下一页继续阅读

(1/2)

章节目录

家父朱重八所有内容均来自互联网,零点小说网只为原作者余生所念的小说进行宣传。欢迎各位书友支持余生所念并收藏家父朱重八最新章节