大明国祚276年,自然灾害超过千次,几乎每年都有水灾。而这次,显然极为严重。



吏部尚书詹徽、户部尚书赵勉、工部尚书严震直、左都御史吴斌、右都御史袁泰等十余位朝廷重臣,于武英殿同皇上、太子商讨赈灾事宜。



户部尚书赵勉用颤抖的声音说:“初步估计,受灾人口,超过五百万!”



这话一出,武英殿内众人,都觉心头一颤。



五百万,实在是太多了!



整个大明治下,亦不过一千多万户,六千多万人,将近十分之一啊!



可细细一想,还真差不多。毕竟这次洪水波及扬州、苏州、杭州诸府,这其中苏、杭都是人口过两百万的大府,扬州亦有七十多万人。



更不用提驻扎在三府地界上的军户,以及金陵一带的灾民。



五百万都是保守说法,怎么救,拿什么救,谁去救?



殿内众人似乎都在想这问题,以致一片死寂。



这个损失实在太大了,大到这些重臣,怕老皇上承受不住。



苏杭啊,那是朝廷的财赋重地,大明的钱袋子。



如今,钱袋子被击穿了,秋粮毁了,几个城市的商业完了。



而且会有上百万人没饭吃,不是民乱,就是造反。



就算不造反,洪灾过后的瘟疫,也难以承受的痛。



此刻的朝廷虽有些积蓄,也很难承受这样的损失。



御座上的朱元章,眼睛微红,声音也有些哑。



除了心疼灾民,心疼朝廷,更多的是一种无奈。



今年可是他的大寿之年啊,六十六了,怎偏在这时发生水灾?



人一多想,思绪便有些远,他记得小时候,也是天灾**不断,家人们一个个的饿死,连块埋骨之地都没有。



如今老了,日子好了,怎又来这些灾祸?



莫非咱这一世,生于苦难,要死的时候,也不消停吗?



朱元章陷入沉思,朱爽则有些忍不住了,瞧了一旁走神的老爹一眼,旋即冲赵勉道:“你估计,要多少粮食,才能赈灾?”



赵勉嘴巴张了张,咽了口唾沫,他心里有个数字,可自己都不敢说。



朱爽不悦,厉声道:“到了此刻,还有什么犹豫的,说!”



“呃,臣只是大致估算,苏、杭、扬三府受灾,若想把大部分人救下,最少也要粮食两百万石!”



“两百万石?你觉得够吗?”朱爽反问。



赵勉苦笑,他当然知道不够,可问题是,再多朝廷拿的出来吗?



此刻的京城存粮,亦不超过两百万石,若在想调拨,就要动军粮了。



问题是,军粮他也不敢提啊!



谁知道此刻的朱元章,到底在想什么?



是一心要救灾民,还是想会不会有人,准备在此刻谋反。



你想动军粮,到底安的什么心,拉出去砍了先!



可朱樉问到了,赵勉只得说:“臣

本章未完,点击下一页继续阅读

(1/5)

章节目录

家父朱重八所有内容均来自互联网,零点小说网只为原作者余生所念的小说进行宣传。欢迎各位书友支持余生所念并收藏家父朱重八最新章节