紫禁城,武英殿,批阅奏折许久的朱元璋,终于有些乏了,命庆童传膳。



一碗胡椒猪肚汤,暖身暖胃,在这种初冬时节,最适宜不过。再来两张肉饼,别提多香了。



朱元璋连喝两碗,道:“哈,这汤好喝,命御膳房,给宫里的都加一碗!”



“皇上,胡椒昂贵,若这么赏下去,只怕您都没得喝了!”



朱元璋哈哈一笑:“你这老狗,倒是好算计。朕富有四海,在乎的又岂是区区一碗汤吗?



所谓一人之心,千万人之心也!上位者若只想着自己、自家,才是真正的孤家寡人!”



庆童缓缓跪下,叩头道:“皇上能时时念着百姓,连我们这等残缺之人都能得到恩惠,古往今来,真是没有比陛下更好的皇上了!”



“好皇上,咱可不是,不知多少人把咱比做夏桀商纣,恨咱老而不死啊!”



庆童吓得哆嗦,所谓伴君如伴虎,跟朱元璋聊天实在太刺激了,谁知哪天会去凤阳皇陵,又或者彻底消失不见啊!



庆童实在不敢接这话茬,只是叩头不止。



朱元璋挥挥手命其出去,随即摘下挂在一旁的倚天剑。



话说初得此剑时,他是真喜欢,每日都要摘下来瞧瞧,回想初入濠州城,第一次拿刀上战场,已是四十年前的事了。



当时若有这等神兵利器,该是何等快意事啊!



看着宝剑,又想起秦王朱樉,也不知陕西的局势如何。



其实对于这场叛乱,朱元璋最大的感觉是震惊,耿炳文居然会败,居然有人敢放蒙元士卒入关,真以为他老糊涂了吗?



可对于这场叛乱的本身,朱元璋并不是很担心。就像一个人着凉了偶感风寒,都是难免的事。



帝国太大了,人心太杂了。



登基以来,他经历的大规模叛乱,已有数次,似洪武十八年的吴奤儿起义,自称“铲平王”,拥众二十万。



他以楚王为帅,信国公汤和为征虏将军,出兵十数万,才将叛乱平息。



相比之下,陕西这点局面,就小太多了。



他恨的是贪官污吏、白莲教、蒙元余孽、大明勋贵相互勾结,想看的是秦王面对局势的表现。



因为朱樉留下的“药酒”之故,朱元璋的身体比历史同期好了许多,便没有那种要马上立储的迫切感,他想好好瞧瞧,这几个儿子是否还有挽救的余地。



奈何,储位空虚,人心便不定。老朱想安静坐等,却有人偏不如他的意。



“皇上,秦王畏敌如虎,据城不出,坐观贼寇攻打华州,肆虐西安府,置陕西局势糜烂,请皇上下诏申饬!”奉天殿大朝会,御史陈瑛站出来,弹劾朱樉。



很快便有一大批御史、文官出声符合。



因为要分化蓝玉的势力,此刻很多勋贵武将都不在朝,曹国公李景隆,反倒成第一武将了。



“九江,且说说你的看法!”御座上的朱元璋出声道。



大帅哥李景隆站出来拱手道:“皇上,以微臣之见,秦王用兵过于保守了。白莲教起义,非比西南蛮族,以一村一寨为组织。不过是些被蒙骗的愚民,又有几分战力。坐看贼寇攻打华

本章未完,点击下一页继续阅读

(1/2)

章节目录

家父朱重八所有内容均来自互联网,零点小说网只为原作者余生所念的小说进行宣传。欢迎各位书友支持余生所念并收藏家父朱重八最新章节