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陛下,按照您刚刚的规划,如果第第一种逆流方案,曲折前进的江淮运河差不多在两千里长,除去中途可以利用的河道、湖泊等等,至少也有一千五百里左右,



按照平均八十米宽和五米深,总得算下来大概是三亿方土石,中间肯定还有一些丘陵、小山、巨石等等拦路,算下来这个土石至少要翻一两倍,



想要不影响耕种和除去天气因素,一年可能只有六个月的动工时间,人均一天一方土,以百万百姓参与来估算,至少得三年半到四年时间。



我们管吃管住给工钱,就按月人均一两五钱算,一年六个月得九百万两。



再算上挖掘工具、沿河护坡石?、码头港口建造等等各项费用,每年至少一千五百万两以上,只是一条江淮运河就需要六千万两到七千万两。



再加上要对淮河部分区域休整以及防洪的苏北灌溉水渠,估计至少的八千万两白银。



如果是借洛水入淮河,那么江淮运河就不需要曲曲折折,瓦埠湖、巢湖以及中间的派河可以利用,



但派河肯定要加宽、挖深、派河和瓦埠湖之间也要开挖,再算上连接洛水与伊水、伊水与颍河,银河全程加宽挖深等等,算下来应该也和第一种的方案差不多了太多。



所以,无论是第一种逆流还是第二种的借调,都至少的八千万两白银。”



嘶……



群臣再次倒吸了口凉气,眼中的之前对皇帝规划的惊喜、兴奋被毕自严的算账的震惊给取代了。



不算不知道,一算吓一跳,竟然需要耗费如此多的白银。



为什么历代修运河、修长城、修官道都有强制征用民夫?因为这笔银子根本就负担不起。



京杭大运河耗费了多少白银他们不知道,但如果按照如今的算法,至少也比江淮运河的预算多。



隋炀帝杨广为什么要修京杭大运河,除了南北经济交流外,更多的是想通过运河来加强中央集权。



通过运兵北上增强对北方的控制和应对北方的突厥,通过南巡加强对江南地区的控制,



朝廷若是能拿出这笔银子,还怕什么北方关陇贵族和南方世家?直接横推了他们,继而将周边的几个敌国都给推平了。



不止是隋朝,自史书记载以来的朝代,有哪个朝代能每年拿出两千万两白银用来兴修水利?



大明一朝在皇帝登基之前年入赋税也不过近三千万两白银而已。



皇帝平了党争、废了宗室、澄清吏治、北讨和东征等等,国库是丰满了,可也架不住这么个花法吧。



见群臣满眼的担忧,崇祯也是微微怔了一下,轻笑道:“诸位爱卿似乎走入误区了!”



“诸位爱卿觉得耗费八千万两白银似乎是有些不值当,是不是?”



“那朕给诸位算笔账吧!”



崇祯说着朝着王承恩指了指木板,王承恩立刻指挥着小太监迅速了换了一张宣纸。



崇祯提笔蘸墨:“朕之前说了,江淮运河的作用之一就是防洪,按照史书记载,长江十年一次,淮河两年一次,



诸位有空去翻翻史书记载,单单是洞庭湖,山洪和湖水融为一体,吞噬了无数村民房屋,大水过后,湖面上漂浮的全部都是尸体,一次水患都

本章未完,点击下一页继续阅读

(1/3)

章节目录

大明暴君,我为大明续运三百年所有内容均来自互联网,零点小说网只为原作者昆吾的小说进行宣传。欢迎各位书友支持昆吾并收藏大明暴君,我为大明续运三百年最新章节