知,一举三得。



其次,臣建议以后待推时间不得超过六年,待推期间可以回居住地,减轻生活压力,但必须到当地卫所操练,以防止朝廷调令下达,武举荒废了武艺。”



“可以!”



崇祯眼睛一亮:“待推制度需要修改,此事吏部负责,做好了提送内阁,然后再呈送给朕。”



“臣遵旨!”



又交代了几句后,周应秋兴冲冲的离去。



皇帝能听进臣子的劝谏,这才是对臣子最大的鼓励。



看着离去的周应秋,崇祯点了点头,从待推这件事情就能看出,这位吏部尚书是真心为百官和朝廷考虑的。



周应秋离去后,御马监掌印高时明又来了,送的是内阁关于明年武科初拟的圣旨。



崇祯看了几遍后,写了个准:“拟旨后以明诏三百里加急送到两京十三省各州府,由各州府传至各县城镇。”



不是圣旨难,是因为要采用将才武科,规则和标准需要细化,也需要同步公布。



……



次日一早,卖报的小孩子开始在大街小巷跑了起来。



“卖报啦、卖报啦……朝廷在明年龙抬头开武科啦!”



“武科有新的标准了,采用将才武科!”



……



科举在什么时间都是大事情,百姓们听见科举的事情,立刻来了兴致。



但仔细一听是武科的时候瞬间兴致消失了一大半。



“哎,白高兴了一场,原来是武科,这玩意不是坑人吗?”



“就是,我认识一位武举人,待推了十四年了,过的苦哈哈的,还不如从军,说不定都已经成千户了。”



“即便是考中了又如何?前面那么多待推的,估计到我的时间,我都老的走不动路了。”



“改革武举制度有啥用,不疏通待推通道,考了也是白考。”



“走了走了,散了,别耽误时间!”



……



“卖报啦,都来看看呀,朝廷更改了武举制度,凡是中了三甲的,待推最迟六年,而且三甲最后一名都是从五品官职,相当副千户呀。”



众人正欲离去的时候,一名卖报的孩子又扯着嗓子喊了一句,瞬间将正散开的百姓们给拉了回来。



先是沉寂,随后一窝蜂的围住了卖报的孩子。



好一会儿,众人终于拿到了报纸,慢慢看着朝廷决议的板块中的内容。



将才武科的考试项目、标准、待推制度等等。



“真的,竟然待推只有六年,陛下英明!”



“六年时间,能等的起,而且还按照品秩发俸禄!”



“去参军,十年混个百户都够呛,待推还没有大危险,可以试试!”



“谁告诉你没有危险的,没看到三甲武举都要去九边历练半年吗?合格了才能调回来,不合格你就老老实实的待在那边吧!”



“就是,其他八个边镇还好,分到辽东去了,那就完蛋了。”<

本章未完,点击下一页继续阅读

(2/3)

章节目录

大明暴君,我为大明续运三百年所有内容均来自互联网,零点小说网只为原作者昆吾的小说进行宣传。欢迎各位书友支持昆吾并收藏大明暴君,我为大明续运三百年最新章节