有一个跑马场,供游客骑马玩。



骑兵、战马都有,为了拍这场战争戏,王寻特地从《英雄》剧组把张一谋的御用铁杆,也是执行导演的乔和平请来。



《英雄》的大场面调度,就是乔和平负责的,甚至未来几年,国内许多大片的大场面战争戏,都是出自他的手。



比如《满城尽是大白馒头》、《投名状》、《赤壁》这些。



也是国内最擅长拍战争戏的导演,《画皮》这场战争戏的拍摄,主要就是他负责。



乌尔善也没拍过大场面战争戏,不擅长这个,只能和王寻一样,往后稍一稍,在监视器后面稳坐钓鱼台。



看着远处乔和平在和各连排长、武行们、摄影师沟通安排接下来的戏份。



再一看那群站立笔直的军队,边上养马场两百多高大健壮的马匹,蒙古汉子乌尔善都有些心痒痒。



他还没指挥过这么多人拍摄呢,八百多名官兵,还有两百多名群演。



上千号人,两百多匹马,这么大阵仗是乌尔善没有经历过的。



又想上手,又没那个经验。



他还没开口,一旁的武术指导李忠志直摇头,苦笑道:“王寻,这场戏其实没有必要,我看你初稿的剧本里的,庞勇独战上百名土匪,宣泄一番佩蓉喜欢王生的事实,也够了。”



拿到剧本之后,李忠志问乌尔善要了从头到尾的所有剧本手稿,想更清晰地知道王寻创作剧本的想法。



一开始照着原版抄的那份,也看了下,觉得这场战争戏有一点多余,跟后面并没有什么关系。



王寻不禁反问道:“李指导觉得一位将军,去和上百名土匪厮杀很正常吗?”



李忠志扶了一下眼镜回道:“确实不正常,不过为了宣泄情绪的话,也合理。”



王寻摇摇头:“李指导可能不太了解我们古代历史,单独掌兵的将军,身边肯定会有一队亲兵的,如果没有保护好将军,所有亲兵命都难保。



更别说让将军去一个人和上百名土匪厮杀,而他们在旁边看着,就算将军不让他们参与,即便将军要杀他们,他们也宁愿赴死,也不可能旁观。”



说道历史,作为香江人的李忠志还真的不懂,他想了想又继续问道:“不一定非要符合历史吧,这种细节,也不太影响。”



王寻解释:“李指导,正规的军事行动,不是那么随便的,什么都有规矩,内地还从没有哪部影视剧里,军队在围观,而主将一个人和敌人厮杀的。”



“规矩?”



李忠志还真没考虑这方面。



王寻笑着解释道:“对,你不能把战争拍成了黑涩会群殴,将军不能拍成社团的双花红棍,士兵不能拍成小弟,军队就是军队,将军就是将军。”



不能拍成黑涩会?



我说过要拍成黑涩会了?



李忠志无语了。



王寻又问了一句:“对了,李指导知道《风语者》在北美上映票房惨败,这事吗?”



李忠志来了兴致:“吴导2002年的那部战争大片?”



“对,就是那部票房雪崩,一部战争大片啊!



就把太平洋战争拍成了旺角黑帮厮杀,没有任何战术,男主角化身小马哥,一枪一个,而且子弹从来打不完。”



李忠志和吴雨森又不是很熟,王寻也不怕在背后说人坏话,双手一摊继续笑着解释道:“吴雨森就是拍多了黑帮片和枪战片,他不懂战争,用黑帮片的理念来拍战争片,最后只能是扑街了。”



原版的《画皮》,里面的军队跟社团一样。



电影电视里顶多有斗将,那也是一对一。



或者关羽单人独骑直接在万军之中偷袭颜良。



像《画皮》里的,将军以一敌百,部下在后面看着,等他把人都杀干净了,才凑过来。



香江导演就是这样,对历史都是一片空白。



还有庞勇要走的时候,竟然来一句“我不会再带你们了。”



...这特么就跟我不当你们大哥一个意思,完全当黑涩会拍的。



太多这样的地方了,打完仗,将军府里,和城里的戏,王生的部下,对他完全不像是下属对上级的样子。



是小弟对老大的态度。



小唯是王生要带回去的,不管纳不纳妾,哪怕是在府里当一个丫鬟,也是将军的人,他的部下竟然还殷勤地凑过去。



这就跟你去领导家里吃饭,他家有个年轻漂亮的保姆,你还去套近乎。



这是傻子才会做的事,更何况军队,即便是古代的军队,也不会这样。



古代更加等级分明,哪有那么大胆子。



古人确实会送小妾,可只能上司主动送给下属,没见过哪个下属胆子那么大,敢主动凑上去的。



不是人人都是吕奉先好吧!



可能大概也只有黑涩会能那么干,毕竟勾引嫂子都正常。



这种典型的黑涩会思维的古装片,也是香江导演的通病。



然后这场战争戏,还有一个作用。



电影里匈奴猖獗,当下并不太平,可是城里在王生的守护下,一片平和。



老百姓有赖于王生的守护,才有安宁的日子,可是当佩蓉被小唯欺骗,变成妖的模样。



老百姓就忘了王生的带给他们的安定,立即认定佩蓉,那个经常接济城里百姓,灾年次次施粥的将军夫人是妖。



也不全是愚昧,其实也是正常反应。



......



战争戏不好拍,尤其是这么多人。



这里面有全景,有局部全景,有近景,有升格镜头,有厮杀惨烈的特写,还有赵闻卓的面部特写。



还有军队加群演近千人,也不够,毕竟分成两拨呢。



有时候要全部换成军装,来个局部全景,有时候又要全部换匈奴人的衣服,拍匈奴人的局部全景。



而两个大全景,还得另外调人。



劳累地拍了一个星期,当地军区又派来大半个团,剧组也招募了五百名群演。



超过两千人,拍两场大全景。



也动用了五台摄影机,乌尔善、王寻、李忠志、乔和平动作整齐划一抬头盯着天上。



嗯,为了拍摄连直升机都调过来了!



一个航拍的镜头,双方列阵隔着老远对峙。



庞勇这边,步、骑军,加上武刚车列成一个看着挺标准的骑兵五军阵。



武刚车环扣在一起,组成一个圆形车车阵,骑兵分布在外围,伺机而动。



匈奴人就没有什么章法了,随身带着弓箭,挥舞着青铜制的短剑、短刀。



就停在原地,拍了好一会的航拍镜头,另外四台摄影机从各个方向各拍了一点。



“专业啊!”



李忠志赞叹一声,香江的古装片里,但凡战争戏,就是齐刷刷地闭着眼睛冲锋。



王寻摇了摇头,幽幽道:“这就做做样子,摆摆造型。”



见李忠志不解,于是王寻补充道:“打起来的时候,还是乱战,模拟真实的战争场景拍下来,看的人会想睡觉。”



李忠志依旧不解,继续询问道:“为什么会想睡觉?”



“匈奴全是骑兵,又不是闷头去冲你的军阵,虽然野蛮,也不能一点章法都不会。



他们从小在马背上长大,擅长骑射,用狼群战术,一般不会近身,边打边跑,还一边袭扰你,不跟你正面接触。



虽然还没有曼古歹战术,但是大差不差。”



王寻只好随便解释了一下大概。



“原来如此。”



李忠志这才了然,这场戏就是匈奴人傻乎乎地冲武刚车阵,然后被步、车的军阵和周围的骑兵联合绞杀。



忽然,他嘴角勐抽道:“王寻,不知道这算不算不符合历史啊?”



王寻有种自己砸自己脚的感觉,无奈道:“不算,万一真有这么傻的人,也不一定啊。”



等同于自杀了,还不一定呢?



李忠志呵呵一笑,心中腹诽那王生的部下就不能有笨蛋,明目张胆地惦记小唯了?



不过,他没有跟王寻抬杠,人家是监制,电影开场的战争戏随便怎么拍,跟他这个武术指导关系不大。



接下来就是正式接战了。



不过战争场面之前近千人拍完了,只拍一个冲阵的镜头,和全景就要够了。



接着是匈奴人败退,庞勇带着骑兵就这么直截了当地追上去了。



一场航拍追杀的戏,直到汉军杀入了匈奴人的阵中结束。



庞勇如此莽撞,不管有没有埋伏,直接带兵追上去,也是在用屠杀,来宣泄自己情绪。



因为佩蓉喜欢王生,而非自己。



而且,骑兵冲杀,比以一敌百更刺激。



电影镜头语言就在这时体现的淋漓精致,只见饰演庞勇的赵闻卓满脸悲愤手提武器如同赵子龙般直入敌阵。



有一说一,赵闻卓这动作戏简直就是教科书,一气呵成,行云流水。



武术一般都分为技击和表演两种性质,技击一派一般都不太好看,强身健体有用。



但是赵闻卓属于两派都结合的,人家通背拳那叫一个威勐。



李忠志连忙称赞道:“闻卓这动作戏让我想起来一个人啊!”



王寻好奇问道:“谁啊?”



李忠志拍了拍王寻肩膀:“也是内地人啦,吴晶。”



王寻恍然,随口笑道:“有空引荐下?我正好有部片子想找他。”



李忠志暗自欣喜,没想到这次剧组自行还给兄弟带来了好运,他随口笑道:“武侠片吗?缺武术指导吗?”



王寻点了点头:“缺,非常缺!”



两人相视一笑。(3/3)

章节目录

华娱之光影世界所有内容均来自互联网,零点小说网只为原作者苦苦挣扎的夜雨的小说进行宣传。欢迎各位书友支持苦苦挣扎的夜雨并收藏华娱之光影世界最新章节