有时王寻坐在天井里的,看着周边的孩子们嬉笑玩闹,觉得自己挺无聊的。于是乎只能多看书了,也想多练字。



可是这手好像有点难,毕竟只是个四岁的孩子嘛。



不过好处也是有的,最起码蜜姐识字率远超同龄人一大截,也算是双方父母欣慰的一点,一遍忙演艺也没耽误了学习。



他们估计是无法想象,要不是王寻这半诱惑半忽悠的模式,就杨多动症蜜能老老实实的坐住吗?



当然为了让她好好学习,王寻使出最大的能力就是钞能力。



他自己偷偷留下的压岁钱早就寿终正寝了,现在都是跟寻妈李红要的。



这里必须表扬下,在花钱这点上寻妈李红比寻爸王文友大方多了,每一次都能给个5毛或者一块的。呵呵,王文友同志那里只能见到1毛。



这可能跟性格有关吧,寻爸王文友比较俭朴舍不得花钱,就算家里现在根本不可能缺钱,他也不舍得。寻妈则是典型花钱享受型的,这不一辆奔驰230停在胡同口,旁边停着一辆桑塔纳。



嗯?



干妈给干爸买的,毕竟公职人员还是要低调些。



1991年就这么悄无声息的来了,寻蜜这品牌也越做越大了。



光京城本地每天流水都过百万了,干妈杨春玲自己肯定是不够用,直接雇了3个会计各店查账,她自己坐镇指挥。



而李女强人红心思又开始活泛了,这时候的海南房产刚起风,她觉得有利可图就跟干妈杨春玲商量一人出多少然后去赚一笔。



寻妈李红嘱咐留下干妈杨春玲在京城选房,毕竟再过一两年这俩小宝贝就要上学了,至少得买个室内有厕所带暖气的,暖气就是李红特意跟干妈交代的,一顿鼓吹大东北的供暖。



干妈可能是也被忽悠晕了,开车拉着王寻和蜜姐遍二环找房源,其实这时代京城哪有商品房的概念啊,人们都等着单位分房,四合院倒是有不少人卖的。



反正前世王寻小时候不是在京城长大,这下彻底感受了下什么叫“bj的胡同,星罗棋而,听说bj有名的胡同三六千,无名的胡同似牛毛”——老舍。



这胡同吧它有宽有窄,宽的明亮,窄的幽深,最窄的胡同数前市胡同,最窄处仅有40厘米,仅能容下一个苗条人。



还有个胡同有十几个弯呢!但不管是哪个胡同它都会透出一股幽静、古朴的气息,为繁华的都市添加了许多古香古色和温馨。



光是每个胡同口的大爷诉述他们胡同的历史就能跟你谈上半天。



这倒是bj大爷太能侃呢,还是老bj的胡同太有文化底蕴。



王寻认为两者兼有吧,毕竟没有素材你拿什么侃呢不是?



1991年2月10号,王文友同志和李红同志可算回来看他们的儿子王留守儿童寻了。



要过春节了,不回了不行啊。



王文友同志跟他小杨哥反正是开车家里的230到处买年货,过年最重要的事是什么,还不是叫别人知道你在外过的不错,叫家人们别担心嘛。



李富婆红给俩孩子买了一大堆礼物,蜜姐的全是香港流行的童装,另外特意从香江周大福给干女儿定了一个金佛。



王寻的礼物就是一些港台

本章未完,点击下一页继续阅读

(1/5)

章节目录

华娱之光影世界所有内容均来自互联网,零点小说网只为原作者苦苦挣扎的夜雨的小说进行宣传。欢迎各位书友支持苦苦挣扎的夜雨并收藏华娱之光影世界最新章节