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注意到赵天成怀疑人生的样子,他暗暗1笑。
打破1个人幻想的最好方法,就是让他接触最显著的现实。他估摸着现在赵天成的心里,已经将中关村高大上的光环给摘下来了。
“不是李阳……这就是新闻报纸里面说的高新区?”
赵天成特地将高新两个字咬了重音。
李阳耸了耸肩膀:“赵市长,你要是想深入的了解中关村这个地方,那你最好从现在就摆正思想。你得知道,任何所谓的高新科技,都必须扎根于市场的,建立在消费者的需求之上。高新,不是说从实验室里面下来然后就直接投入市场量产产品才叫高新。而是依托1个正在高速增长中的市场,发现这个市场的需求然后进行科研,研发出能够变现的成果,这才叫高新。你可别看这中关村现在看着不咋地,但是目前国内1大半的电子硬件市场,可都是从这儿出的货。”
赵天成砸了咂嘴。
道理他听明白了,确实也就是这么个道理。
但是眼前着跟服装浦发市场,或者是什么农贸市场差不多的环境,还是人和他有点接受无能。
李阳倒也没在多解释什么,实际上他想要的就是这个效果。
赵天成的这种心理他大致能够明白,就是1个人在想要下定决心做1件大事情之前,肯定会将这个事情过度梅花。
举个例子,赵天成想要在东北搞1个电子信息产业园区,他首先想到的肯定不会是眼前这个电子批发市场这个模样。到处都是打电话砍价送货发货的商贩,他想的必然是电影里面看到的那种,1大群西装革履商业精英坐在宽敞明亮的办公室里,拿着各种数据报表,端着咖啡挥斥方遒——1副硅谷经营的范儿。
事实上,目前绝大多数的官员对于高新产业都有着这样的认知。
你不能说他们错,因为高新产业的终极形态肯定就是那样的。只能说他们没有考虑到国情——真正搞高新产业的人,如果都能够西装革履的坐在办公室里把事儿给干了,那么就意味着这个产业已经完成了设计研发和生产的剥离。
也就是说,企业只搞高产值的研发,相对低产值的生产已经被外包了出去。
只有那样的产业结构,才能支撑起西装革履,支撑起明亮宽敞1尘不染的办公室,和轻松写意的咖啡。
就比如说已经做到了那个程度的而硅谷,那些微软,ib,苹果总部大楼里西装金领们的背后是什么?是韩国和台湾省无数轰隆隆的生产车间,以及类似富事康那样拥有无数个低学历打工人拼死拼活的血汗工厂。
光鲜,不属于劳动人民。
也不属于这1片刚刚完成了初步改革开放,1切都还在建设和铺垫中的热土。
现在的中关村也有好地方,比如中科的那些大楼,以及清北等高校设立的科研站大楼。李阳之所以先将赵天成带到电子市场这边来,就是想让他看看,其实1切都没有那么高大上,就连国内最好的点子产业集群也只是完成了初步的建设,现在只要扎下心来做,1切就都还来得及。
毕竟就连日后大名鼎鼎的联想,也就刚刚从只有20平方米的传达室里走出来不久,在4海电子市场后身不远的地方,租了个两千多平方米的2层小楼而已。
p,
本章未完,点击下一页继续阅读 (2/5)