像很多人都会说;啊,年轻人,年轻的企业走1些弯路是好事。
遇见这种人跟你说这种话,请直接就拿大嘴巴抽他脸。
因为很大可能,这些人也会在十几年等你到中年的时候跟你说吃亏是福。再等几十年等你老了之后,他还会跟你说人岁数大了要学会豁达。
1辈子都让他被安排明白了。
在李阳看来,能少走的弯路,尽量就绕开它。
没有人能够从弯路里面学到多少东西,能够提升自己实力的,永远都是做对于自己有1定挑战性的事情,并把它做成。
遇到困难解决困难,才能积累经营。
弯路算什么?
浪费时间和浪费精力。
它就这么点儿意义。
好在李阳得苦心没有白费,听到李阳提出的两个问题之后,王剑林仔细琢磨了1会儿之后,便认真的拿出了笔记本,将这两个问题详细的记录了下来。
对于资金链的问题,他也非常的赞同。这个事儿其实也好解决,无非就是未雨绸缪,从现在就找1家银行谈好了,给万达提供长期低息贷款。
这对于王剑林来说并不是什么难事,首先第1点就是万达目前的企业经营状况非常的好。属于是告诉发展期,这样的企业在没遇到困境的时候,其实是非常好谈贷款的。但是同样的,这样的企业1旦遇到困难,想要紧急贷款,那就难如登天。
雪中送炭少,锦上添花多是人性,更是商业社会中普遍存在的趋利避害式处事方法。
其次就是,王剑林的家庭背景在这摆着。他爹虽然退下来了,但是仍然有1定的人脉和影响力——毕竟是当年走过雪山的。又在地方上当了几十年的干部。
倒是这个管理人员的问题,王剑林暂时没有想到很好的解决办法。
不过李阳提出问题的时候,其实就是带着解决方案来的。
“回头我给你联系1下中欧那面,那面近期还是培养了不少管理型人才的,我之前在中欧上eba的时候,1些外企的同学有1些对目前的待遇并不满意,回头我给你问问,如果有合适的,能力突出的我直接让他联系你。这两届的中欧eba和ba含金量还是挺大的,里面有不少的能人。这些人有1定的国际视野,也比那些老外更加懂得国情。你只要稍微培养1下,就能够发挥作用。”
看着老王抓耳挠腮的模样,李阳淡淡1笑。
“嘿!要么说还得是你大阳呢。路子就是野啊!你不说我都忘了你还在中欧那种高档地方混过来着。”
听到李阳这么说,王剑林哈哈1笑。
“讽刺我是不是?”
李阳咧了咧嘴,其实他刚才跟王剑林说这1届中欧的含金量高,心里是虚的。
为啥这么说?
因为根据他所知道的,这1届中欧的eba班,最大的那个水货就是他自己。
他在中欧呆了半年的时间,但是满打满算也就上了不到3个月的课。除去正常的休假之外,他请了两次长假,用于处理集团和他自己的事情。
这还不算完。
实际上他在中欧并没有正常
本章未完,点击下一页继续阅读
(2/5)