但他们若是再行蹉跎,必然会有个合理的理由阻拦,让他们无法进京!
“此事到此为止,已经堪称圆满!你们又何必去京城自讨没趣!”
乔景本就对进京兴致缺缺,此时也不甚在意,一脸无奈道:“老夫这个贤婿,翅膀的确硬了,行事稍显霸道!可他毕竟也是为了你们周全,你们又何必只顾自身名节,让他为难!”
他对于陆远行事的霸道,也的确稍感不适!
甚至陆远给辽东公孙度书信的内容,他们都一无所知!
这倒并非陆远有意保密,只是长期颐指气使,无意间养成的习惯!
好似一切自己做主就好,根本无需向他人解释!
不过他虽然稍有不满,却也知陆远善意!
即便不知陆远书信内容,也知道凡事皆有代价!
陆远此时与公孙度交易,为卢植续命,必然代价极大!
毕竟以他看来,扬州大军皆在关中,还无力讨伐辽东!
陆远有这份诚意在,一些无意间的个人习惯,何足道哉!
倒是卢植经陆远相助,才重新有了存活希望!
此时执意去觐见天子,岂不辜负陆远一番好意!
“之前就曾听闻,陆将军霸道有余,王道不足!”
郑玄开口附和:“不过现在看来,他只是不屑王道!行事虽然偶有独断,但也只是无心之举!他毕竟是扬州之主,沙场上拼出来的一片盛世!如果这点霸道都没有,何来今日扬州!”
他不疾不徐,继续道:“相比起来,天子倒是礼数有加!可天子若是真正秉持王道,岂会让我等如此为难!其间优劣,这还看不清吗!”
他与乔景一样,本就对天子的勤王诏书不屑一顾!
只是卢植等人一意前来,他也只能硬着头皮,陪同众人进京!
此刻巴不得被陆远早下手腕,将他们扣在军营!
事后他们也好回返扬州,继续钻研学问!
总好过此时进京,自取其辱!
“天下剧变将至,这是立场之争,不分对错!”
蔡邕微微挑眉,沉声道:“不过我等毕生忠于大汉,此番奉诏进京,既是为朝廷尽忠,也是为自己守节!无论事后结果如何,我等此刻没负大汉,就总能无憾了!”
他之前一心著史,不谈政事,当然也无意理会朝廷乱局!
只想专注学问,了此余生,管他什么天下剧变!
可惜天子诏书不请自来,他也终究无法掩耳盗铃,自欺欺人!
忠孝节义,这是他毕生忠于朝廷的身份羁绊!
他要为大汉尽忠,也要为自己守节!
这是他文人的操守,同样不分对错!
“你们多虑了!”
卢植环视众人,剧烈咳嗽,却依旧摇头失笑:“老夫要离开军营,是不想让陆将军为难!他心系老太守,老太守离去,他必会失落一时,但也会明白此事!”
他咳得老脸通红,继续道:“你们会把他当小辈,却忘了他毕竟是扬州之主!他会想通我等为何离去,但若是不知取舍,就不配与朝廷做立场之争!”
他说得断断续续,语气却格外有力:“他曾豪言,朝廷如果不能给百姓温饱,那么百姓该反,朝廷该亡!如此豪言,难道不值得我等助力吗!可我等唯一能相助的,是离他远点!”
他气喘吁吁,却转而看向蔡邕,略作沉默,躬身道:“先生,学生虽是文人,但也曾舞刀弄枪,有辱斯文!学生此举,无意个人忠义!学生此刻,也只是个粗鄙武夫!”
一众老者之中,只有他和陆康领过兵!
相比起来,陆康只是剿匪,从未被朝廷重用!
而陆康本人,也是纯粹武夫,与文人毫不沾边!
他却是文武双全,统领过千军万马,参与平定黄巾之乱!
甚至与黄巾军统领张角鏖战,期间多有建功!
行事也往往雷厉风行,有了决断,就难为旁人所劝!
此刻以武夫身份向蔡邕致歉,就已表明了他的立场!
蔡邕黯然:“老夫懂了!”
他明白卢植的意思!
虽然姿态谦卑,依旧言称学生,却无意理会他的文人言论!
反而卢植是为来时听到的陆远豪言,有意成全!
他也知道卢植的转变,皆因黄巾之乱!
本来这是立场之争,朝廷与反贼之间的战事,无可厚非!
可扬州军崛起后,黄巾军就已被重新定性!
黄巾军只是一群为温饱谋生的百姓,不再是反贼!
水镜老家伙甚至趁机挖苦过卢植,对外并无建树,对内大兴杀戮!
此事卢植心结虽然从不提及,却还是成了心结,难以释怀!
当下卢植听闻陆远豪言,自然再次想起了此事,有心相助!
可惜卢植空有朝廷栋梁之名,却已不在朝廷中枢良久!
唯一能够相助陆远的,就是离开军营,免得陆远为他们分心!
而此刻进京面圣一事,乔景也早已分析得极为透彻!
当此关头,天子想来已经后悔,传召他们这群扬州老骨头进京!
何况陆远斩杀都亭侯闵贡后,他们进京面圣,天子就更不会对他们发难!
甚至天子如果能多想一些,还极可能不会接见他们!
毕竟他们一群行将朽木的老骨头,但凡有一人出事,天子都无法说清!
否则陆远从中推波助澜,说天子为了私仇戕害忠良,天子必为千夫所指!
到时即便扬州军与京城兵戎相见,扬州军也可师出有名!
哪怕陆远无需这份大义,但天子却绝不会随意丢弃大义!
毕竟朝廷威严所剩无几,如今也只靠这一点大义立足!
当然这些并非他们所乐见之事,但却是他们此刻进京的底气!
蔡邕心头复杂,卢植却已
本章未完,点击下一页继续阅读
(2/3)