司为什么要推荐年轻且没有什么经验的韩愈去出任县令,不过既然吏部司已经决定,他也不好多说什么。



他又问道:“你带多少人上任?”



韩愈有点不好意思道:“卑职没有幕僚,只带了一个老家人。”



郭宋这才想起,一般当县令的官员,做官都至少在十年左右,才会有自己幕僚和随从,像韩愈去年才出仕,基本上没有什么财力。



他把杨骏招上来,对他道:“这位韩县令要去鲁城县上任,那边不太平,你带五十名弟兄跟随他半年,协助他把鲁城县局势平稳下来,回来有重赏!”



杨骏躬身道:“卑职遵令!”



郭宋又给韩愈安排了两名有经验的幕僚参军,韩愈心中感动万分,连连躬身感谢。



“去吧!早日把鲁城县稳定下来,还有北面的漳河港,尽快把它启用。”



“卑职遵令!”



韩愈深深施一礼,告辞走了,众人骑马跟随着向东而去。



郭宋率领大军继续西行,这天下午,大军终于返回了长安,受到长安百姓载歌载舞的热烈欢迎。



回到晋王宫和家人团聚,一家人欢喜无限,自然不必细说,郭宋在家里足足休息了三天,第四天一早,郭宋和往常一样来到官房处理政务。



桌案上堆积了二十余份重要文书等待他批准,记室参军卢纶已经将目录编制好,郭宋翻了翻,从里面抽出科举方案细则说明,这也是目前比较紧迫的文书,需要他尽快批准。



郭宋对卢纶道:“去把杜司马和潘长史请来!”



现在杜佑和潘辽相当于他的左右相国,基本上重要的政务都和他们二人商议。



不多时,潘辽和杜佑匆匆赶来。



两人和郭宋见了礼,郭宋请二人坐下,扬了扬手中的科举方案细则道:“我大概看了一遍科举方案,去年我们录取了一百一十六人,对一些南方世家子弟有特殊照顾,但今年的报告上没有提到,为什么?”



潘辽微微欠身道:“今年其实还是有的,只不过这个方案是在录取阶段才实施,是单独写的一份报告,还没有出来,按照惯例,今天还是要照顾二十左右,会在过几天把名单拿出来。”



郭宋点点头,“我看今年还是准备录取一百人,可今年报名人只有不到六万人,比去年少了很多。”



杜佑在一旁道:“殿下,总人数虽然少了一点,但参加进士科的人数依然和去年一样,所以进士录取人数就没有减少,考虑到今年拿下了魏国,需要大量底层官吏,明经科的录取人数也和去年持平。”



郭宋又笑问道:“怎么会想到让我岳父做主考?”



“今年是薛资政主动提出来,几名官医也说他身体不错,可以承担起来,另外,我们还安排了五个副主考,也是为了薛资政减负,实际上,他这个主考官只是在最后阶段阅卷就行了,基本上不会太辛苦。”



郭宋随即提笔批准了科举方案,他又放下笔,又问杜佑道:“还有一件事,我在进京路上遇到了奉先县尉韩愈,他是去沧州鲁城县上任,说实话,我有点不太理解,他才出仕才一年,怎么就出任县令?”



杜佑笑了笑道:“他是京畿赤县县尉,相当于上县县丞,而鲁城县是千余户人家的下县,严格地说起来,赤县县尉去下县出任县令还是属于平调

本章未完,点击下一页继续阅读

(2/3)

章节目录

猛卒所有内容均来自互联网,零点小说网只为原作者高月的小说进行宣传。欢迎各位书友支持高月并收藏猛卒最新章节