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或与匈奴联兵攻汉。



敌友难分又敌友不定。总体远观,打了一手的好算盘。



乌桓从东胡大部彻底化身搅屎棍,他们跟匈奴,不,他们跟包括大汉在内各族的恩怨情仇老鼻子去了。



可也不知后世怎么传着传着就成了乌桓骁勇善战,经常帮大汉打仗。



忽听似舔,似在表明大汉友邦无数,汉地混乱全在汉人自己作践。



特别是这次张举、张纯搞出的叛乱,劫掠数州的乌桓可不是境外乌桓。



入汉乌桓在汉地繁衍了几百年,然后就弄出了十万军兵,依旧还是大汉百姓,直接准备勤王帮张举当天子了。



瞅着眼前的丘力居,说实话,刘沧挺赞成公孙瓒弄死他的。



后世常言‘汉因强亡’,却没人多提大汉在民族融合方面付出的努力。



话说大汉在民族融合方面其实真的下了很大的力气。然后,呵呵,想象一下黑叔叔占国内十分之一人口,又不给黑叔叔高人一等的特权就行了。



“杀他容易,不过数万可战之人,又都是墙头草,刘虞不会让你杀那些人的。兄长还是莫要给自己找麻烦了。”也不避讳跟公孙瓒瞪眼的丘力居,刘沧对公孙瓒道。



公孙瓒皱眉,刘沧也不多解释,金子展翅扇动劲风,动作并不突然,好歹没让周围马匹惊乱。



“此战军功兄长自领,这些战马乃是本王战利,还劳烦交由刘刺史送往三山关,守关兵将正好缺马。”风声当中,刘沧高声喊道。



公孙瓒错愕,转而想起刘虞之说,嘴角带起笑意,应下刘沧所言。



刘虞对乌桓的安抚作态公孙瓒又岂会不知。于其等这些乌桓归降再要回马匹,还不如直接让刘沧牵走来的痛快。



后续事态刘沧也不再多管。顺路解决一场战斗,前后总共也没用半个时辰。



半个时辰就得了数千乌桓战马,这都快赶上自家战马两三年繁殖出的数量了。



果然战争与劫掠才是最快的发家手段,刘沧感慨之余,一路不时可见厮杀追赶,幽州大地上这场叛乱比凉州的流窜性只强不弱。



长城关卡守的住塞外胡羌,封的住辽西。但渔阳、北平一带轻骑互逐厮杀的场景在刘沧看来又是那么的充满讽刺。



飞过涿郡,刘沧心情稍好。



经太守潘凤研究批示,楼桑与东村合并建城,三年的建设已经初显城池雏形。经过郡城时,刘沧甚至还看到潘凤在太守府中对天招手,大呼小叫。….入中山,至无极,放眼大地,整齐的田块遍布山间平丘。



水田、旱地,粟、黍、高粱、水稻、菽、麦,这里种植着远比大多郡县更多种类的作物。



其间还有大片抽穗的玉米,田间也能看到数量众多的牦牛被一户户农人牵引。



玉米是刘沧搞来的,随便弄俩玉米粒就能种出,一阵大风暴雨说不好就能卷走种子,这东西要种也不好藏。



刘沧并没有将它当宝贝一般东挪xz,不过暂时汉地并没大量种植。种子太少是一个方面,另一方面,更多人还在观望种植的效果。



玉米、土豆、西红柿包括花生,算是已经在汉地公开亮相的产物,刘沧不光不藏,蔡邕以及他那帮老伙计们还帮忙吹。

<

本章未完,点击下一页继续阅读

(2/3)

章节目录

我在三国养牲口所有内容均来自互联网,零点小说网只为原作者史欣的小说进行宣传。欢迎各位书友支持史欣并收藏我在三国养牲口最新章节