表》好,但是回忆起来依旧会觉得痛苦。



只知其形,不知其意。



这就是学生时期抗拒的主要原因。



反观王世风的故事,低龄化,故事化,碎片化,更容易让人接受,虽然在含义和寓意上,落差一筹。



“我这些故事中的寓意,其实就是管中窥豹,十分浅显,一目了然,但是咱们的语言故事,则是见微知著,太过深奥,其中蕴含的道理足以受用终生,但是也需要太高的阅历门槛了。”王世风详细的解释了一下。



胡校长点点头“王老师的意思我大概理解了,你是说,我们的寓言,太深了,反而更难理解,对于难理解的事情,大多数人都会本能的抗拒,所以你就用这些浅显趣味性高的故事,由浅入深的做引导,可谓是良苦用心啊。”



王世风笑而不语。



校长你理解的很不错!



“那之前在《诗歌大会》上,你对方伟民的那番,白话与古言之争,也是这个思路?”胡校长话锋一转。



王世风挑了挑眉,果然这位老校长不会无的放矢“确实如此,这么多年传统汉文化的宣传一直收效甚微,就是因为太过高高在上了,不接地气。”



“高高在上?”胡校长眯了眯眼。



“我之前和刘教授聊过,夏国大学毕业包含大专生,只占人口总数的百分之8.5,您想一下,有剩下九**的文化水平都在高中以下,这种环境推广传统文化,是十分困难的,至于市面上流传的文化自信和崇洋媚外,其实只是小部分原因,真正的原因,还是两个字,陌生。”王世风点头说道。



“详细说说。”胡校长觉得新奇,这么多年关于文化传承推广,一直都是他们知识分子首要看重的事情,而王世风这个论调,他还是第一次听说过。



因为汉文化太高了,所以让大多数人感到陌生?



这不太合理吧,咱们从小生长在这片土地上,从小到大受到的教育都带着传统文化的影子,怎么还陌生呢?



“这个要详细说,就太长了,其实要验证,很简单,拿小学和初中的孩子做例子,对于古文,感兴趣的多,还是死记硬背的多?”王世风笑着问道。



胡校长笑了笑“你还是在说应试的问题?”



“不。”王世风摇摇头“我是在说理念的问题。”



胡校长皱起眉。



“文化最重要的不是知道,而是认同。”王世风沉声道“陶行知先生说过,生活即教育。”



提到陶行知先生,胡校长也不禁肃然起敬,因为这位是奠定了夏国教育理念基石可以称之为‘万世师表’的大师。



人尽皆知的‘失败是成功之母,奋斗是成功之父’就是陶行知先生说的。



“陶先生在近百年前就说过,先生不应该专教书,他的责任是教人做人;学生不应该专读书,他的责任是学习人生之道。这句话一直是我认可的理念,因为当读书成为一种负担的时候,自然就失去了认可,也就丧失了生命力。”王世风轻声道。



“应试也好,成绩论一切也罢,这些都是因为教育资源的不匹配与生产力问题,这些是客观存在,且不容易改变的,咱们羡慕发达国家的素质教育,但那也未必是真的好,无非是生产力发达后的正常现象。”



听到这

本章未完,点击下一页继续阅读

(2/4)

章节目录

王世风蒋芸所有内容均来自互联网,零点小说网只为原作者浑光同尘的小说进行宣传。欢迎各位书友支持浑光同尘并收藏王世风蒋芸最新章节