笑了起来,“到时候咱们可要跟向专家搞好关系,他随便传咱们几招,咱们一辈子都够用了!”



“哎,不服不行啊,人家就是厉害,我这一整天的,都跟在梦游一样!”



“可不是,我看那三个老专家都看傻了。”



“哈哈哈……”



一群人嘻嘻哈哈地说笑着,很快就出了文物局大院,转眼就消失在了黑夜里。



之前那种稍显压抑的气氛,在不知不觉中,也一扫而空。



……



从文物局回到宾馆,已经是夜里十点多了。



和颜文聪在楼下道别之后,向南便回到了自己的房间里,来到卫生间里好好地洗了个温水澡,将身上这一天的灰尘与疲惫全都冲洗干净,这才换了一身干净的睡衣,一身清爽地走了出来。



他在沙发上刚刚坐了下来,准备看一会儿书再睡觉,放在床头柜上充电的手机忽然“嗡嗡嗡”地震动了起来。



“这么晚了,还会有谁给自己打电话?”



向南有些疑惑地来到床边,拿起手机一看,电话居然是孙福民打来的。



“向南,你到豫章那边了?”



电话刚接通,孙福民熟悉的声音就沿着电话线传了过来,他笑呵呵地说道,“海昏侯墓的情况怎么样?”



“老师,我昨天就到了豫章了。”



向南在孙福民面前还是比较放松的,他靠着床沿坐下了下来,笑着说道,“昨天刚到时,我就到海昏侯墓考古现场看了一下,整个墓葬的规模很大,出土的各种文物数量更是惊人,有好一些都是能够震惊国内外的考古大发现!”



顿了顿,他继续说道,“只是可惜呀,没有发现纸质文物……”



“你想什么呢?别说西汉那个时候纸张还没广泛运用,就算这座海昏侯墓当初在陪葬时放置了纸质文物,这都在地底下埋藏了两千多年了,你觉得还能保存得下来?”



孙福民听了向南的话后,忍不住哑然失笑。



早在2200年前,西汉初期尽管已经出现了纸张,但还是很粗糙,并不被广泛应用。



一直到东汉和帝元兴元年(公元105年),蔡伦在总结前人制造丝织晶的经验基础之上,在洛阳发明了用树皮、破渔网、破布、麻头等作原料,制造成了适合书写的植物纤维纸,才使纸成为普遍使用的书写材料。



蔡伦也被认为是现代造纸术的鼻祖。



向南明知道西汉海昏侯墓里不可能出现纸质文物,还是这么说了,这是因为他考虑到了孙福民是古书画修复专家,故意来安慰他的。



这小子,就知道逗我开心!



不过,他的心里面还是很受安慰的。



开门收徒,将自己一身的本领和毕生的经验毫无保留地传授给门下的弟子,除了让徒弟继承自己的衣钵,不至于让文物修复技术失传以外,还不是因为自己将徒弟当成了半个儿子来对待?



如今向南能时不时地考虑到自己的感受,孙福民自然是老怀大慰。



这个徒弟带的,值了!(2/2)

章节目录

我为国家修文物所有内容均来自互联网,零点小说网只为原作者十三闲客的小说进行宣传。欢迎各位书友支持十三闲客并收藏我为国家修文物最新章节