壶拿来。”



“好。”



向南点了点头,便自顾自地在沙发上坐了下来。



过了没多久,姚嘉莹就从隔壁出来了,手里捧着一个不大的檀木盒子。



她将盒子放在茶几上,往向南面前轻轻一推,轻声说道:



“就在这里了,你先看看情况。”



“嗯。”



向南伸手将这个檀木盒子移到面前来,然后将盖子慢慢打开



呈现在他面前的,是一件已经裂成了七八片的紫砂壶。



跟之前姚嘉莹描述的差不多,这是一件现代工艺品。



紫砂壶,其制作始于明朝正德年间,制作原料为紫砂泥,原产地在苏省宜兴丁蜀镇。



紫砂壶是用于泡茶、煮茶的。



用紫砂陶土烧制而成的紫砂陶茶具,是举世公认的质地最好的茶具,既不夺茶香气又无熟汤气,“泡茶色香味皆蕴”,“暑月夜宿不馊”。



紫砂壶的外形有很多种变化,比如光壶、花型、方壶、筋纹型、陶艺装饰壶等等,紫砂壶的可塑性强,就决定了可以把紫砂壶制作成你想做成的任何形状。



由于紫砂壶具有极高的艺术价值和实用价值,近年来,紫砂市场行情不断看涨。



在拍卖市场上,自近代紫砂大师顾先生的作品“相明石瓢壶”,在万元的价格成交之后,紫砂壶无疑成为近年来艺术收藏市场的一大亮点。



到目前为止,顾大师制作的紫砂壶超过千万元成交价的已有8件,价格最高的“提璧组壶”(共计11件),成交价更是高达1782.5万元。



紫砂壶收藏热度升温,大师作品价格不断攀升,甚至出现百万元难求一把大师壶的局面。



一些当代紫砂艺人的作品价格,在一定程度上,甚至已经超过了很多明清时期的老壶。



“客户除了要求用金缮修复工艺来修复以外,还有什么别的要求吗?”



向南细细地察看了一遍这把紫砂壶的碎片,并没有发现什么异常情况,这才抬起头来,看着坐在左手边的姚嘉莹,问道,“比如说,要不要锔瓷?”



锔瓷是我国一项传统的修补器具技艺。



锔,是指用一种弯曲的,像订书钉一样的金属锔钉,将有裂缝的器物接补起来。



中国有句古话,叫“没有金刚钻,别揽瓷器活”,说的就是这门古老的民间手艺“锔瓷”。



与传统锔瓷技艺不同,金缮修复工艺则是不需要在器物上打孔、做洞,而是用生漆做粘合物,将破损的器物修补完整,最后在修补的部位涂抹金粉,使缺失更为明显。



如今,在华夏国内,经常有修复师会将锔瓷工艺与金缮工艺结合在一起,以扬长避短。



“这个……他没有特别交代。”



听到向南的问话后,姚嘉莹明显愣了一下。



你还会锔瓷?



锔瓷工艺的要求,可比金缮修复工艺要难掌握得多了。



因为陶瓷器物的厚度不同,在锔瓷工艺中,如何把握好打孔深浅就成了关键。

本章未完,点击下一页继续阅读

(2/3)

章节目录

我为国家修文物所有内容均来自互联网,零点小说网只为原作者十三闲客的小说进行宣传。欢迎各位书友支持十三闲客并收藏我为国家修文物最新章节