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向南一怔,赶紧迎了上去:“老师,这么晚了,您还要出门?”



“有人约喝茶。”



江易鸿这几天日子过得很舒坦,天天跟一些老朋友见面、喝茶,也不知道到底在谈些什么东西。



“你要不要跟我一起去?有几个老家伙还带了徒弟,孙子孙女过去。”



江易鸿看了看向南,笑呵呵地说道,“他们看到自己的后辈们都快三十岁了,还不肯找对象,就着急啊,寻着机会就将他们一起往外带,说不准什么时候看到哪个就看对眼了。”



“不去不去!我就不去了!”



向南一听这个,连连摆手,开什么玩笑,我才二十出头的,这么着急找对象干嘛?



他想了想,给自己找了个理由,“我还得回房间想想论文的事呢。”



“哦,对。”



一说起正事,江易鸿也正经了起来,他正色道,“都忘了你大四了,过了年没多久,你就得毕业答辩了,本科毕业论文还是要好写一点,但也不能瞎写。”



说到这里,他自己都笑了起来,“当然了,你好歹也是古书画修复专家,瞎写是不可能的。”



“老师,我说的不是毕业论文。”



毕业论文,他早就写好交给孙福民了,像这种事情,孙福民比他都还要着急,上学期刚开学没多久,就催着向南要了。



“我是打算写一篇《兵马俑彩绘保护对矿物颜料古画修复的启迪》。”



向南仔细斟酌了一下,这才说道,“这次在兵马俑博物馆里学习的时候,发现兵马俑彩绘保护技术十分先进,像残片上面的彩绘起翘、空鼓、酥化等一系列问题,这里都有着一套十分成熟的处理手段。”



“而咱们华夏的古书画,尤其是那些使用矿物颜料的古画,也会出现颜料酥化、掉粉等现象,有些情况还都不是很好处理,所以我想从这个方面作为切入口,写一篇小论文。”



不管是孙福民,还是刘其正,都在不同的场合里,多次对向南提起过论文的重要性,向南也没有将两位老人家的话当作耳边风。



事实上,到如今为止,他已经在金陵博物院主办省级期刊的《东南文化》、以及国家级期刊《文物修复与研究》上各自发表过一篇论文了。



在《东南文化》上,发表的是国宝《千里江山图》修复过程概述。



这一类的文章,实际上没有太新鲜的观点,能发在《东南文化》上,主要还是因为向南是《千里江山图》的主要修复者,视角比较独特。



另外一篇关于向氏“珠联璧合”古书画修复技术的文章,则相对比较重磅一些。



向南经过一个星期的打磨之后,又经过老师孙福民亲自操刀修改了个七七八八,最后发表了在《文物修复与研究》上。



至于如今在构思的这一篇,如果能够写出来的话,应该算是向南的第三篇论文了。



“这个想法很有新意,这一类跨类别的论文,也只有两类文物修复都精通的人才能写得出来了。”



江易鸿听向南说了个大概,心里面已经有了些想法,他一脸欣赏地看着向南,笑着说道,



“对于古画的修复,我就不是很了解了,但对于兵马俑彩绘保护技术,当初我也

本章未完,点击下一页继续阅读

(4/5)

章节目录

我为国家修文物所有内容均来自互联网,零点小说网只为原作者十三闲客的小说进行宣传。欢迎各位书友支持十三闲客并收藏我为国家修文物最新章节