了七八块,实在是太可惜了!



“这是一只宋代兔毫建盏,实际上是我从一个朋友的。”



江易鸿笑呵呵地说着,脸上颇有一丝得意之色,但随即便又摇了摇头,一脸遗憾地说道,“我那朋友是国内外知名的收藏大家,这只建盏,是他在一次私人拍卖会上拍来的,当时花了三百多万,可惜,在运回来的途中,出了意外,结果碎成了现在这副模样。”



“他本来是打算让我来修复的,我就把它给带了回来,给你修复。你可要拿出真本事来,不能让我丢了老脸啊!”



向南听得一脸无语。



老师,这就是你所说的淘来的宝贝?



敢情你是专门从朋友那儿给我找古陶瓷修复啊!



吐槽归吐槽,向南心里面还是很感激江易鸿这位老师的。



如果不是真心为了你好,为了让你能够快一点成长起来,谁会愿意专程到朋友那儿把这么贵重的古董拿来,给学生来练手的?



而且,向南可以肯定,江易鸿肯定说以他自己来修复的名义拿过来的,结果一转手就毫不犹豫第交给了自己。



这得多大的信任,才会愿意将自己一辈子的名声都押在自己的身上?



要知道,一旦向南修复失败,造成了无可挽回的损失,承担责任的不会是向南自己,而是他的老师江易鸿!



想到这里,向南心里满满的感动。



在这世界上,除了父母以外,估计也只有孙福民和江易鸿才会愿意为了自己,付出这么大的牺牲吧?



不对,还有一个刘其正。



这老头儿,当初可是为了自己,甚至不顾体面,在湘楚博物馆文保中心的会议室里,当场跟别人拍过桌子,说过狠话的。



想到这里,向南从沙发上站了起来,恭恭敬敬地给江易鸿鞠了一躬,轻声说道:“老师,谢谢你!”



江易鸿脸上很是欣慰,他摆了摆手,笑道:“说这些干什么?快看看这只兔毫建盏,有什么困难,什么想法都可以跟我说说。”



“好的。”



向南点了点头,又坐了下来,认真打量起这只碎裂的建盏来。



建盏,产自闽省建窑,是华夏著名的古窑之一,至今已有八百多年的历史,其中以曜变盏、鹧鸪盏(油滴盏),兔毫盏为代表。



宋徽宗在《大观茶论》记载:“茶盏贵为黑,玉毫条达者为上“。



在斗茶时,对茶盏的要求首先就是“盏色贵青黑”,“取其焕发茶采色也”。



而建盏胎厚含铁可保茶温,故建盏黑色在宋代时期大兴不是偶然。



基本上,所有的瓷器都能通过手工完成精美的图案斑纹,只有建盏的斑纹是天然形成,无法人为掌控,且每只盏都与众不同,独具特色。



也正是因为其天然丰富而精美的斑纹和釉色,使建盏受到王公贵族、名人雅士的喜爱,被誉为“宋代第一茶器”。



然而,华夏虽然是陶瓷之乡,但时至今日,国内并没有完整的宋代曜变盏,这一点不得不说让人感到遗憾。



向南面前的这只金色兔毫建盏,釉色温润,光华内敛,内外壁在乌黑润泽的底釉上,布满了金黄色毫变斑点

本章未完,点击下一页继续阅读

(2/3)

章节目录

我为国家修文物所有内容均来自互联网,零点小说网只为原作者十三闲客的小说进行宣传。欢迎各位书友支持十三闲客并收藏我为国家修文物最新章节