了专家,也只是业界的笑柄罢了。



但向南的技术是有目共睹的,国宝《千里江山图》就是最好的“战绩”!



因此,他对向南可以说是很敬佩,但也只是敬佩罢了,文物修复也是需要天赋的,他有天赋又肯努力,能达成现在的成就,也是理所当然。



但经过这短短的不到一个小时的接触,老朱亲眼目睹了向南给《双喜图》全色的过程之后,现在恐怕是敬畏有加了。



向南这家伙,简直不是人!



你有一项能力比别人强就可以了,可让人没想到的是,你居然每一项都比别人强,这还让不让人活了?



不过转念一想,老朱又有些心动了起来:



“待会等向专家忙完了,也不知道他会不会指点指点我?”



想到这里,老朱看向向南的眼神之中,忽然之间就充满了火热。



老朱在一旁思绪万千,向南是一点也不知道。



因为画面气色变化无穷,全色就要灵活多变,就连调配的颜色,也要根据画面颜色的浓淡干湿不同,多调出几种来,灵活加减,全出深浅变化,色随意转,才能气韵生动。



因此,向南必须打起十二分的精神来,一丝也不能松懈。



他按照全色的基本准则,先全小洞,有利于试色是否对路,看是否漏矾。



如果色笔所到之处出现深色点,说明矾性过小,那就需要再刷一遍淡胶矾水,方可继续着色。



摸清了色路之后,再给大洞全色,相对来说,就要容易得多了。



用了差不多两个小时的时间,向南才将画芯之上十多处破损之处一一着色完毕。



全色结束之后,向南并没有急着去接笔,而是将毛笔、调色盘放到一旁后,重新来到画芯之前,前后左右每个角度都仔仔细细地看了一遍。



这也是观察全色效果的一种方法。



全补出来的色气如果能较为准确,那就可以做到正面看、侧面看、上面看、下面看、倒看、顺看都不易看出全补痕迹,所谓“补处莫分”,这就叫做“四面光”。



“四面光”,也是全色最为理想的修补效果。



但实际上,很多修复师在全色这一道工序里,只能达到正面、两个侧面看不出补洞,称之“三面光”,较为次之。还有的只能达到两面,甚至一面看不出补洞,那就更次之了。



看到向南检查之后,面无表情,老朱心里“咯噔”了一下,难道向专家这次只能做到“三面光”或者更差?



实际上,在老朱看来,“三面光”已经很优秀了,因为他自己做全色的时候,只有百分之三十的概率做到“四面光”,其他时候,绝大部分都是“三面光”,有时候状态不好,还出现过“两面光”的情况。



这么想着,老朱小心地走上前去,各个角度都仔仔细细地看了一遍。



我老花了?再看一遍!



我一定是熬了一个通宵,脑子有点不清醒,都出现幻觉了!



我看到的是什么?



老朱在心里哀号:“这何止是‘四面光’?这是每个破洞都是‘四面光’!”



在全色过程中,

本章未完,点击下一页继续阅读

(2/3)

章节目录

我为国家修文物所有内容均来自互联网,零点小说网只为原作者十三闲客的小说进行宣传。欢迎各位书友支持十三闲客并收藏我为国家修文物最新章节